首頁>要聞 要聞
澳門風云見證人馬萬祺
二
1919年12月12日,馬萬祺出生于廣東省南海縣南岸村。
1936年底,17歲的馬萬祺開始真正涉足商場。他為人隨和,商運通順。
1938年,廣州淪陷時,馬萬祺經營的信興、信棧、升平、升昌、永和興等糧食、土產批發商行均被日軍炸毀燒光。后來,他避居香港,成立泰生行和永裕昌行。1941年12月,日軍鐵蹄踏進香港,馬萬祺創下的一點基業又被日軍掠奪,所幸的是,他因處理商務滯留澳門,免遭戰禍。從此,他便扎根澳門。
到澳門后,馬萬祺開始拓展事業,他先后組建了恒豐裕行、和生行、大豐銀號等公司。就在事業日漸興盛的同時,他也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中國人在澳門這塊自己的土地上并不是真正的主人。1948年,他加入了澳門最大的民間組織中華總商會。在澳門回歸以前,總商會一度是澳門各界人士從殖民統治者手中爭取權益的代言者。作為中華總商會的負責人之一,在維護澳門工商界正當權益的時候,馬萬祺總是站在最前面。
馬萬祺第一次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是在1954年。他回憶道:“那是共和國成立5周年,我以港澳代表團副團長的身份在天安門觀禮臺觀看盛大游行,晚上還同10多萬群眾一起,在天安門廣場跳舞觀煙花。”然而,令他長期不能釋懷的是,澳門當時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
1978年“五一”勞動節前夕(4月30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宴請華僑和港澳同胞的代表,馬萬祺夫婦被邀請出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港澳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代表招待會由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政協主席的鄧小平主持。“在人民大會堂幾千人的晚宴上,我有幸被安排坐在剛剛復出的鄧小平先生旁邊。那是他第一次和我談話,我感到很親切。他談到國家當時的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計劃時說,中國現在政治局面和社會情況已得到穩定,但國民經濟還不是很強大,工業、輕工業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農業也很落后。他希望港澳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團結起來,共同參加祖國的建設。我很贊成。我認為,我們一方面要繼承中國的優良傳統,總結成功和挫折的經驗與教訓,另一方面吸收和借鑒外來好的經驗與技術,還要多引進科技人才。我的意見得到許多與會者的贊同。鄧小平先生十分重視搞好經濟,說明他非常有眼光。”馬萬祺回憶說。
1984年,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發表后,鄧小平邀請馬萬祺在人民大會堂見面,請馬萬祺轉告港澳朋友——“一國兩制”是可行的。
編輯:付鵬
關鍵詞:澳門 馬萬祺 澳門老人 澳人治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