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滴滴打車訂單日均暴跌200萬 被訴商標侵權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剛剛停止補貼不到一周,滴滴打車就遭遇訂單量下滑的窘境。據媒體報道,滴滴打車CEO程維表示,停補后滴滴訂單量確實有所下降,日均訂單從峰值530萬單,回落到現在300萬單。
滴滴打車公關負責人周莉表示,這樣的下滑是可以接受的。
周莉:現在來看,整體的數據都在我們預估的范圍內,但是因為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我們需要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確定大概的走勢,所以現在還不敢確定。
同時令滴滴感到不舒服的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作為競爭對手的快的打車在一季度的日均訂單量和覆蓋城市已經超越滴滴打車。補貼結束之后,快的打車公關總監葉耘認為,目前訂單量沒有明顯的下滑。
葉耘:從我們之前看,無論是從13塊到10塊,還是10塊到5塊,都沒有明顯的訂單量下降的現象,所以我們并不太擔心沒有補貼了以后會對用戶的數量有太大的影響,包括我們以后還會有其他的活動,所以這塊的話,我們其實還不太擔心,大家也不用把一個活動的影響考慮那么大。我們最在意的還是有打車需求的這些群體,很多人用打車軟件并不是因為能給他省錢,而是說,在很多場景下,它真的能給他帶來方便,這實際上是我們在培養一種新的出行方式,真的要省錢的就不打車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很多出租車司機表示,停止補貼之后的這幾天,訂單明顯少了。
司機:我覺得好像是稍微少了一點。
司機:反正有時候開著滴滴軟件,半天一個叫車的都沒有。乘客也許覺著,滴滴打車還要走的流量,還要打電話,還不如路邊招手來的方便。
司機:肯定少了,明顯的少了,網上支付的也少了。
訂單量的下滑只是滴滴打車成長中的煩惱之一。
滴滴打車最近還卷入了一場商標侵權糾紛。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昨天宣布正式更名為“滴滴打車”。把原來的口子邊,改成了三點水。
最近,浙江寧波市妙影科技起訴“嘀嘀”商標侵權,索賠8000萬元,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此案。
不過滴滴打車公關總監周莉表示,此次品牌更名,是公司長遠戰略發展的需要。
周莉:其實這個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滴滴”這個名字在去年我們就已經向商標局提出了申請,今年的4月27號進入了公告階段。申請后我們就開始籌備更名的事兒,我們發現很多受眾,包括30%的記者和60%的普通用戶都會把“嘀”寫成“滴”,所以我們更名一方面是順應民意,另一方面我們覺得,滴滴之水混成江河,這個名字賦予了品牌新的意義。
滴滴打車改名的背后,除了受侵權官司的影響之后,轉型也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話題。可以預想未來滴滴打車的用戶不會再出現爆發式的增長,而如何拓展更多的用戶成了難題。
滴滴打車CEO程維透露,將會開拓網上拼車市場。對此互聯網專家李易認為,拼車業務是大的方向,但是與國外案例相比,這一內容在國內實施起來可能有些困難。
李易:在中國交管部門的相關管制中,因為各地對拼車的法律法規不一樣,很多車被定義為黑車,所以打車軟件沒有很好的被引入中國。美國原裝的打車軟件的精髓已經被閹割了。我非常愿意見到有打車軟件公司愿意挑頭來做這件事兒,這是一件好事兒,大的方向是好的,但具體的,能夠迅速給你帶來營收和用戶的我覺得需要很長時間,并不是馬上就能立竿見影。
嘀嘀打車更名“滴滴打車” 否認與商標侵權有關
編輯:羅韋
關鍵詞:滴滴 訂單 商標 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