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國市政債發行腳步漸近
專家認為現行《預算法》仍是地方自主發債的法律障礙
作用 有助緩解地方財政“錢緊”
開前門、堵后門,是目前應對我國地方債務問題的主流觀點。專家認為,發行市政債可以把隱性的債務逐步顯性化,防控債務風險。更進一步,可以緩解地方財政“錢緊”現象,對投資和宏觀經濟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趙全厚說,因為市政債的評級、信息披露很規范,有了充分的信息和明確的預期,可以對債務風險有所評估,進而有助于把控風險。“如果一個風險突然爆發,危險性會更大,所以說債務顯性化可以有助于防范風險”。
趙全厚還表示,市政債的發行主要是通過政府的名義來降低投資成本。“比如融資平臺公司的信用不如政府信用高。由于政府信用高,相對來說投資期限可以更長一些,從利率結構角度講,成本也更低一些。如此,就不存在錯配性的流動性風險,也有利于減輕清倉的壓力”。
汪德華也表示,期限錯配是地方政府性債務最大的危險,通過市政債的形式把期限拉長。“現在的債務很多都是一年、兩年,實際上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長期資金匹配,二三十年是比較合適的。通過發行市政債可以延長還債期限,還可以有效降低利率成本。”汪德華說。
此外,有專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的形勢比較特殊,很多地方遇到雙重沖擊,更應該盡快啟動市政債發行。一方面,很多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不樂觀,甚至出現負增長,比如山西、內蒙古等依賴煤炭資源的省份就是典型代表。一方面,一些地方土地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往年上百億元賣地收入還本付息沒有問題,今年房地產成交不活躍,直接影響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一些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遇到困難。
近年來,我國對地方融資平臺管制則越來越厲害,然而對于地方政府發債的政策沒有明朗起來,也就是“正門”還沒打開,對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影響較為明顯。加之今年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投資增速有所下滑。“如果的確允許部分城市發行市政債,對投資、包括整個宏觀經濟應該都能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汪德華稱。
編輯:羅韋
關鍵詞:市政 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