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P2P網貸平臺需要“實業精神”
所謂實業精神,簡而言之,不盲目追逐短期高回報,把基礎夯實,將企業和業務發展壯大,將產品做“精”、做“強”。
從宜信被傳出現“8億元壞賬”到浙江省警方對10家P2P網貸平臺進行立案偵查,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我國P2P網貸平臺風險有集中暴露趨勢。雖然目前P2P在我國發展迅猛,新開設P2P網站數量和貸款規模迅速飆升,但屢屢出現兌付危機、倒閉和卷款跑路,除經營不善、管理能力低下外,缺乏實業精神或是一個重要的內因。
所謂實業精神,簡而言之,不盲目追逐短期高回報,把基礎夯實,將企業和業務發展壯大,將產品做“精”、做“強”。雖然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基于互聯網上的虛擬社區,但其穩健經營仍需要實業精神來支撐。這是因為,互聯網上的虛擬社區與互聯網下的真實社會并不分離,實際上是高度相連。而網絡傳播的即時性又決定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品牌與信譽存在高度脆弱性。如果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企業沒有實業精神,則其品牌與信譽很可能瞬間崩塌。如果從事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人們僅僅是將P2P平臺當作暴富的手段,正如浙江“中寶投資”大肆非法集資用于個人揮霍,那么其結局也早已被注定。
應該看到,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機構缺乏實業基因,并不是偶然的,它與最近幾年全社會“脫實就虛”的傾向基本保持一致。過去幾年,我國經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虛擬化傾向,表現為社會經營實體企業的動力和意愿不強,投資與投機氛圍較為旺盛,房價呈現出螺旋式上漲,影子銀行收益率和融資規模急劇上升。在這樣的經濟社會大環境下,很難指望從事P2P網貸平臺的人們會有多少實業精神,并將P2P事業做大做強。特別是P2P平臺發展初期很難擺脫經營虧損和微利的局面,僅僅依靠微薄的中間業務費用很難獲利,部分平臺選擇了觸碰非法集資的紅線,提供了信用擔保,以迅速將規模做大。歸根結底,一些從事P2P網貸平臺的人,還是將其作為發家致富的捷徑。
不僅如此,監管缺失也是P2P網貸平臺缺乏實業基因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制度與環境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國P2P網貸平臺很容易走偏,陷入非法集資的境地,因而更需要監管規范,并促進其良性運轉。特別是P2P網貸平臺建設成本低,業務規模增長較快,如果沒有相對嚴格的市場監管,那么更容易陷入投機與非法集資的風險。但由于互聯網金融監管在全球范圍內都屬于新生事物,各國監管當局正在摸索,我國也不例外。雖然近幾年我國也多次出現P2P網貸平臺兌付危機和其他風險事件,但出于保護新生事物和探索監管模式的需要,相應的監管制度沒有及時建立,使得市場的短期行為盛行。需要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時間,一些機構在大城市的超市門口擺柜臺并以高收益理財為噱頭進行營銷的行為需要引起有關部門高度警惕,這有可能觸及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的紅線。
因此,為促進我國P2P網貸平臺穩健發展,一方面需要明確市場監管,適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向社會明示P2P網貸平臺的四條紅線,即平臺中介性質、不提供擔保、不搞資金池、不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加強信息披露,促進其穩健經營;另一方面也需要將實業基因注入P2P網貸平臺,鼓勵平臺創始人將其作為一個實體企業、一項事業長期經營,努力避免短期行為,強化穩健經營目標。
?。ㄗ髡呦抵醒胴斀洿髮W經濟學博士)
編輯:羅韋
關鍵詞:平臺 網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