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來光伏的新冒險之旅
壓力:低成本難久遠
低成本,正在成本中來光伏的有力競爭武器。
據中信證券一篇名為《膜材料行業深度報告(一)——光伏薄膜、厚積薄發》的材料顯示,我國已有國內企業突破了國外少數企業對氟膜與膠粘劑的部分壟斷,實現了太陽能電池背膜生產低成本、高品質的要求,將成本降到了復膜型背膜的50%。
這篇報告引用的案例就是中來光伏。
雖然得到投資銀行和相關專業機構的認可,但中來光伏的前景,并不樂觀。
目前,歐盟對華光伏產品的“雙反裁決”已經生效,美國6月也將公布對華“雙反裁決”,業內普遍預計裁決結果對華不利。
有媒體分析指出,歐美的“雙反裁決”,把光伏行業對歐美出口的市場關掉了四分之三。這種情況下,光伏企業只能在新興市場尋求出路,但新興市場的培育需要時間。重重壓迫之下,國內市場自然成為企業追逐的重點。
但是,國內市場現在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回款速度慢,而且賬期從去年開始越來越長。
中來光伏作為材料供應商,報表上透露出來的數據,就頗為尷尬。
報表顯示,2013年末,中來光伏公司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總額達到1.9億元,2012年該項指標則為1億元,同比增長了90%。這個數字占其營業收入的比例竟高達55%。
同時,雖然該公司應付賬款也從9900萬元增至1.32億元,但增速明顯低于應收賬款。
這個對比表明,作為配套廠商,中來光伏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并沒有報表披露的那樣光鮮、有力。這也加劇了中來光伏對上市融資的急迫感。
另外一個現實是,涂覆型背膜仍未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應用品種。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由于背膜產品占整個組件的成本只有3%~5%,客戶轉換產品后,降低總成本的效應不明顯,而且轉換的潛在風險又非常高,因此,自美國Madico公司2008年率先推出“一面涂覆、一面復膜”的新型背膜后,雖然韓國LG集團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相繼于2010年、2011年也推出涂覆型背膜,但在全球市場上,涂覆型背膜的份額仍然很小,難稱主流。
也有分析師指出,國內復膜型背膜生產企業雖然面臨所需的氟膜和膠粘劑主要依賴進口,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等難題,但成本所占比例很小,對企業實質運營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且,如果國內氟膜和膠粘劑生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就會直接導致復膜型背膜制造成本大幅降低,這將對涂覆型背膜的市場銷售帶來顛覆性影響。
此外,基于技術進步的規律,以及業界對含氟材料在環保方面的擔憂,已經有學者斷言,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因技術進步而出現新的材料,能夠在電氣絕緣、長期耐候、成本等方面性替代氟材料,這勢必將對包括涂覆型背膜在內的含氟背膜市場帶來致命影響。
編輯:羅韋
關鍵詞:背膜 光伏 型背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