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政協協商

戶籍就業教育醫衛四位一體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

廣東省政協建言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2014年04月25日 09:52 | 作者:林儀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核心提示
  城鎮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廣東省政協提出,可以通過實現城鄉戶籍“一元化”登記管理,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保障隨遷子女享受公共教育服務和建立與流動人口相適應的公共衛生資源配置來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
  本報訊(記者林儀)城鎮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近日,廣東省政協調研組就如何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作開展專題調研時提出,可以從戶籍、就業、教育和醫衛四方面促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
  城鎮化是伴隨著工業化進程,農業人口不斷向非農產業轉移、向城鎮轉移,從而使城鎮數量不斷增加、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城鎮人口比重不斷提高的歷史過程。調研組分析后建議,可以通過實現城鄉戶籍“一元化”登記管理,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保障隨遷子女享受公共教育服務和建立與流動人口相適應的公共衛生資源配置來推進“城鎮化”。許澤紅委員提出,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作首先要解放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要立足長遠,通過立法等手段做好頂層設計,循序漸進。廣東省政協社法委專職副主任王少勇則建議,成立專門機構,統一協調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作。
  調研組成員、廣東省公安廳治安管理局戶政處處長黃成龍提出,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關鍵在于賦權和增利,即通過一系列制度改革,賦予農民與市民同等權利,分享同等利益,獲得同等待遇。這就要求政府加大投入財力。黃成龍建議,爭取在2015年底前,在廣東省范圍內取消農業、非農業以及其他所有戶口性質劃分,統一稱為廣東省居民戶口,實現城鄉戶籍“一元化”登記管理,實行以居住地劃分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以職業區分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
  轉移到城鎮就業,是農業轉移人口實現市民化的必經之路。調研組了解到,廣東省每年需新增轉移約60萬農村勞動力,同時,每年還有大量新增失業人員、畢業大學生、退伍軍人等需要就業,這需要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而隨著產業轉型升級、落后產能淘汰,一些傳統產業就業崗位將會丟失,這將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帶來挑戰。
  如何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到城鎮二、三產業就業?調研組成員、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葛國興建議,按照大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方針,優化產業結構,改善服務水平,擴大農民非農就業。他還建議,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非農就業能力,將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形成政府、企業、勞動者和培訓機構共同推進,多方受益的職業技能培訓機制。
  在教育方面,參與調研的廣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張宏偉坦言,雖然廣東省在解決隨遷子女接受教育問題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實現隨遷子女與戶籍學生平等接受教育,仍存在相當大的困難。他說,廣東省隨遷子女規模大、增幅大且區域分布集中,公辦學校學位遠遠滿足不了隨遷子女入學的需求。而且,隨遷子女流動性極大,在當地就學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加大了地方政府教育統籌難度。輸入地教育經費和土地有限,大規模興辦學校讓全部隨遷子女就讀,既不現實,也容易引發教育資源浪費。
  為此,調研組建議,加大教師資源合理配置力度,推動校長、教師在縣域內交流,保障每一名學生都能得到質量合格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張宏偉也提出,實行隨遷子女憑積分享受公共教育服務,公辦學位有余額的全部拿出來提供給隨遷子女,積分夠條件而公辦學位供給不足的,政府可以向符合條件的民辦學校購買服務,穩步提高隨遷子女入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比例。
  世界城鎮化發展規律證明,實現農民工及其家屬的市民化,關鍵在于兩點:一是城鎮足以創造充足的就業機會;二是為農村轉移人口提供良好的居住、醫療等公共服務條件。就此,調研組建議,積極爭取財政加大對基層衛生機構的投入力度,逐步將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服務納入當地基層衛生機構管理,將流動人口的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納入當地基層衛生機構工作范圍和服務內容,使流動人口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廣東省 轉移 教育 農業 人口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一区 | 一本在线精品播放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 亚洲人成网最新在线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