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委員主體作用委員主體作用
政協委員要努力爭做“五種人”
促進和諧,做團結合作的“帶頭人”。團結凝聚力量,民主激發活力。政協工作說到底是做團結人的工作,團結的人越多越好、團結的面越寬越好,團結的力量越大越好。當前已進入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團結奮斗,眾志成城,尤為可貴,尤為重要。要主動加強同各黨派團體和社會新階層人士合作共事,更加重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多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釋疑解惑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廣開思路、廣開言路,讓一切有利于發展的正能量競相迸發,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跨越發展尋求最大公約數,增進最大共識度,形成最大凝聚力。
助推發展,做艱苦創業的“實干人”。干一寸勝過說一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政協委員要爭當改革的堅定擁護者和積極實踐著,立足本職,開拓創新,奮勇爭先,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的標桿。尤其是企業家委員,要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自覺作為、率先作為、創新作為,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在推動轉型跨越的實踐中大顯身手、建功立業。
奉獻社會,做熱心公益的“高尚人”。感恩社會、感恩組織、感恩人民,是政協委員應有的覺悟和境界;熱心公益、多做善事,是政協委員的義務和責任。要發揮一技之長,通過開展送戲、送醫、送法、送科技等活動,為廣大群眾送溫暖、辦實事。要積極開展捐資助學、修路架橋、扶貧濟困、志愿服務等活動,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用務實的奉獻之舉,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用良好的自身形象,充分展示政協委員的風采。(作者系山西省運城市政協主席)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政協委員 工作 努力 力爭 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