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八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八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增強國民身體素質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全國政協委員陳立人:
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全民健身條例》實施五年來,對提高國民健康素質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4億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國家民族興衰,涉及億萬家庭幸福。應站在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關心青少年的健康發展。為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切實加強對學校貫徹《條例》的考核。建議國家加強教育頂層設計,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制定青少年體育運動行動計劃,把體育資源投入適當向農村和落后地區傾斜;加強對學校貫徹《條例》的剛性要求。
二是切實貫徹落實《條例》,辦好學校體育。逐步提高師資隊伍的數量和質量;加強學校體育的研究與設計;注重田徑、游泳等基礎項目的開展,同時加快武術、跆拳道等項目進校園;對現行體育鍛煉標準和考核辦法做必要調整。
三是加強宣傳示范,引導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建議政府部門主導,通過媒體和相關體育組織加強宣傳,更好地推動《條例》貫徹落實;在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設立青少年體育鍛煉和體質健康專題欄目;請奧運冠軍和體育明星通過公益性體育文化活動指導青少年。
四是形成社會合力,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質。建議對《條例》實施效果做出評估,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加大政策導向;建立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人身保險機制和救助保障體系;政府部門和各級社會組織加大投入,有針對性地普及體育鍛煉知識,形成全社會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合力。
全國政協委員卞志良:
鑄造民族體育產業品牌實現全民健康幸福的中國夢
全民健身事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體育產業是全民健身的載體。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對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意義重大。對此,談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 制定專項政策,增強體育產業發展后勁
把體育產業和全民健身寫進國家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推動其科學化發展;設立扶持體育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將體育產業和全民健身工作納入各級政府政績考核的指標范圍,量化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指標,讓人民群眾從健身中得到幸福。
二、 立足科技創新,推進科學健身的發展
科學健身通過創新科技智能健身載體,打造在線體感運動新天地,特別是在霧霾環境下,可滿足人們室內健身的需求。通過體感運動形成的全民健身云平臺,能夠持續實時收集每一位健身者的健康信息。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等部門,對有利于全民健身事業的科研項目和產品,在項目申報、資金批復、產品宣傳推廣等方面應給予重點支持。
三、 實施龍頭帶動,培育世界級民族體育產業品牌
我國民族體育產業實力不強,國家應給予大力度支持。請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體育總局及相關國家部委,出臺具體支持政策,對有發展潛力和國際國內重要影響的民族體育產業品牌,在資金、研發、稅收等各個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全國政協委員劉凱華:
關于將全民健身發展指標納入政府部門考核體系的建議
《全民健身條例》實施以來,極大地推動了全民健身體育事業的發展。但在近五年的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一是將全民健身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但是缺口比較大,沒有按照標準撥付;二是用于全民健身的健身設施不足;三是全民健身基礎數據統計未納入政府統計數據序列,相關數據統計由體育部門牽頭力度小,困難大,影響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四是不同人群存在的健身問題各不相同。學生健身問題最為突出,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生體育課、體育活動有其名無其實,難以得到保障。中青年有健身意愿,沒健身保障。老年人健身熱情高,但支持少。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把全民健身指標納入政府考核的體系,要把這項工作當成抓民生工作來抓;第二,指標體系考核一定要有考核細則和相關辦法,既有政策層面的,也有具體操作層面的;第三,從單一的動員全民健身轉向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和服務網絡,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群眾體育事業發展格局;第四,在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上,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盡可能多地建設全民健身體育場館設施;第五,加大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監督力度,將學校體育工作列入學校的綜合考核目標,加大考核的權重,違規重罰;第六,要加強全民健身理論研究,做好頂層設計。
關鍵詞:體育 健身 全民 學校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