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戰理論 統戰理論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一論和諧政黨關系與多黨合作
保持和促進我國政黨間的團結和諧,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今日起,本報開始刊出評論員文章“多黨合作60年系列談”第二部分:論和諧政黨關系與多黨合作,敬請關注。 ——編者
胡錦濤同志在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指出:“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系,保持和促進我國政黨關系和諧,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屬性,政黨關系和諧是我國多黨合作政黨制度的本質特征。保持和促進我國政黨間的團結和諧,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政黨關系和諧與社會和諧具有價值取向的一致性。和諧社會與和諧政黨關系,根植于中華傳統“和合”文化,以“和諧”為根本的價值追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合作而輕競爭,重對話而輕對立,重協商而輕對抗,各階層、各群體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共同目標,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和諧相處,形成了“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的良好環境。在我國多黨合作制度中,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形成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執政黨與參政黨之間和而不同、各盡其職而又相互尊重,體現出團結和諧的鮮明特征,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政黨關系和諧是我國社會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和海內外同胞關系,是我國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中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關系。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對于增進團結、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五大關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政黨關系。當今時代是政黨政治時代,政黨是國家政治體系中具有主導性的力量。政黨間的團結和諧,構成為整個社會和諧的重要部分,是整個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重要政治基礎和保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需要各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需要我國政黨關系和諧所營造的和諧穩定的環境。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和諧 關系 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