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理論頭條理論頭條

張慶黎:如何搞好調查研究

2014年02月18日 10:46 | 作者:張慶黎 | 來源:《中國政協》雜志
分享到: 

  第二,選點一定要準確。調研的點選得準,了解的情況才全面,獲得的信息才客觀真實。我國地域廣闊,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區域之間的情況差別比較大。在確定調研點時,要注重典型性與普遍性的統一,不僅要調查經濟發達的地方,也要調查相對落后的地方;不僅要調查城市,也要調查鄉村;不僅要調查工作做得好的地方,也要調查問題和矛盾比較多的地方。俞正聲主席曾講過一個他如何選取調研點的例子,很值得我們學習。他在湖北工作時,圍繞貫徹中央規范機關人員津補貼政策開展調研,分別選取了經濟狀況好的、中間的、差的四個縣,每個縣分別選取四個機關、四個事業單位、四個鄉鎮,然后用查賬的辦法弄清楚它們發放津補貼的具體情況。通過對不同點的摸底,掌握的情況比較全面客觀,為出臺相關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開展調研中,還要注意安排調研和隨機調研相結合,也就是計劃內的和計劃外的雙管齊下。大家都有體會,現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不少的“調演”、“約研”現象,提前踩點、看路線、作設計,看什么、怎么看、和誰談、談什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甚至調研報告的內容也早就出來了。這種調研實際上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具體表現,不僅起不到了解真實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有時甚至還會起負作用、反作用。要按照中央八項規定,進一步改進調研方式,不能光看事先準備的路線,應有“自選動作”,努力找準調研的切入點,善于從點與面的結合上,查找共同性問題,探求普遍性規律,透過現象看本質,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切實提高調查研究科學化水平。

  第三,工作一定要扎實。“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搞好調查研究,首要任務是要全面掌握第—手翔實可靠的資料。做到這一點,工作就一定要扎實,在調研過程中處處做“有心人”、時時做“錄音機”,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收集捕捉各種信息資料,確保弄清事情來龍去脈、前因后果。特別是對于一些重大課題,需要持續深入地進行多次調查,確保資料的全面準確。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同志曾26次走進江蘇吳江市開弦弓村,遍訪農家,以畢生精力進行跟蹤調查研究,搜集大量一手資料,形成了《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等多達500萬字的著作。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調查研究 調研 調查 群眾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人一区二区免费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日韩中文字幕第二页 | 亚洲七月丁香婷婷婷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