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協商民主協商民主
加強合作共事 推進協商民主
二、 建立健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更好發揮作用的制度和工作機制。一是健全溝通聯系制度。聯席會議制度,政協領導與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座談,就共同調研和履行職能中的有關問題開展協商;聯系走訪制度,政協領導定期走訪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機關,幫助反映和解決實際問題;信息通報制度,主動溝通情況,及時交換意見。二是完善政協例會平臺。堅持把政協的例會優勢和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參政優勢結合起來,在政協全會、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專題座談會上,鼓勵和支持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黨派名義進行發言,并認真綜合整理,及時報送黨委、政府。三是形成聯合調研機制。加強對重點課題的聯合調研、重要工作的協同推進、重大活動的通力合作,努力把民主黨派、工商聯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和各專委會的職能特點有機結合。四是暢通知情參政渠道。由政協主辦的黨委、政府部門工作通報會,應主動邀請相關黨派參加;政協確定年度工作要點、重要工作安排以及制定重要文件前,充分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民主黨派、工商聯開展重大調研視察需要黨政部門配合,政協和相關專委會要積極幫助協調。
三、 積極探索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協商民主實踐中的新形式、新平臺。一是專題協商平臺。邀請、組織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與政協論壇,選擇重大戰略性課題組織召開專題協商會,從選題開始,在論證、審定、協商、反饋等各個環節讓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與,形成專題協商的對話、互動機制,提高專題協商的成效。二是界別協商平臺。不斷創新、豐富政協“界別活動周”的內容和形式,創造條件讓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深入基層、社區、農村,聽取民情民意,在此基礎上召開專題議政會,在面對面協商中匯集黨派的智力資源,提高議政會的界別代表性、領域深度性和行業專業性。三是提案協商平臺。認真辦理以黨派名義提出的提案,邀請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與重點提案的遴選協商、與承辦部門的溝通協商和辦理過程中的督辦協商,對關系全局性問題的提案,可經主席會議或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作為建議案報送黨委、政府,加強督辦。四是社會服務平臺。鼓勵、支持黨派、工商聯發揮智力和專業優勢,開展技術咨詢、專題講座、送醫、送科技、送文化下鄉以及幫困扶貧等活動,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反映群眾訴求和社會動態。五是民主監督平臺。在政協組織中積極促進中共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互相監督,支持他們對黨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參與黨政有關部門組織的調查和檢查,推薦政協委員中符合條件和有專業知識的民主黨派、工商聯成員和無黨派人士擔任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的特約監督人員。
(作者系江蘇省揚州市政協主席)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工商聯 協商 無黨派人士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