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打擊新聞敲詐 恢復媒體原本的社會功能

2014年04月10日 08:06 | 作者:徐硙|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 徐硙)新聞敲詐者被稱為“蒼蠅頭,老虎身”,讓基層苦不堪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通報了中國特產報社新聞敲詐案,將新聞敲詐者的真面目公布于眾。

  2010年7月以來,中國特產報社記者劉會麗、郭煥璋、楊飛三人多次到寧夏永寧縣、靈武市,對地方存在的個別問題進行反復采訪,并以報道當地占用基本農田、拖欠工程款相要挾,迫使當地黨委宣傳部和政府部門先后三次交納專版宣傳費,共22萬元,在收到宣傳費后,《中國特產報》刊登了當地相關的正面宣傳報道。

  2011年年底至2012年2月,該社記者郭煥璋先后兩次赴寧夏永寧縣和靈武市采訪當地有關問題,編造“惡意拖欠工程款、招投標有貓膩、推搡民工、收取高額保證金”等虛假信息,采寫內容嚴重失實的稿件,并向當地有關部門發去核稿函和批評稿,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將內容嚴重失實的虛假報道發布到相關互聯網站,造成不良影響。

  2013年4月9日,中國特產報社因為存在新聞敲詐等問題,被其主管單位中國產業報協會責令停業整頓。但停業整頓期間,該社未吸取教訓,未認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整改,未嚴格管理新聞記者采訪活動,致使新聞敲詐問題再次發生。2013年8月,該社記者王銘澤赴陜西省咸陽市彬縣采訪,并利用新聞采訪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被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并經檢察院批準逮捕,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后查實,該報社記者王銘澤長期在陜西基層搞新聞敲詐,先后獲取80多萬元違法所得。

  由此可見,此案件的主要特點是利用監督報道搞有償新聞,敲詐未成后通過網絡發布虛假新聞,在被停業整頓期間再次發生新聞敲詐。同時,中國特產報社不給記者發工資反而向記者要管理費。該社以每人每年上交20多萬元為條件,偽造申請材料,為社會人員辦理新聞記者證,然后任由所謂記者到基層搞新聞敲詐。

  此外,報社領導班子來自同一家庭,社長和總編輯系母女關系,總編輯的父親擔任該社新聞部主任,是典型的家庭辦報,組織機構和人員管理混亂。

  目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吊銷了《中國特產報》的報紙出版許可證,吊銷了王銘澤的新聞記者證,注銷中國特產報社其他人員的新聞記者證,并將涉案記者和劉會麗、郭煥璋、楊飛列入不良從業記錄,王銘澤等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該案同時被移送報紙主管單位紀檢監察部門追究該報社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鄔書林說,目前我國持新聞記者證的采編人員已有25.8萬余人,這支隊伍總體素質是好的,但其中一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少數記者職業道德缺失、法律意識淡薄,有的突破職業底限甚至是做人的底限,搞有償新聞甚至新聞敲詐。有些真假記者相互勾結,到基層敲詐勒索,違法手段不斷翻新,有時先散布負面消息,然后找上門主動充當“滅火隊員”,再索要錢財;有時拿著所謂的“核稿函”直接威脅,提出非法要求;有時候打電話或發傳真給基層黨政部門一把手,以曝光相要挾,逼迫企業送上門來;有時插手經濟糾紛,充當調解人,收取好處費。基層群眾憤慨地稱他們為“蒼蠅頭,老虎身”,打著黨中央、國務院或部委的名義,拉大旗做虎皮,基層苦不堪言。

  鄔書林表示,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黨和政府通過媒體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方面。但是現在新聞敲詐使輿論監督“污名化”,嚴重影響媒體正常的輿論監督,嚴重損害新聞隊伍形象,侵蝕新聞媒體權威性和公信力,是新聞事業健康發展的一劑毒藥,必須出重拳嚴厲打擊,恢復媒體原本的社會功能。

 

編輯:付鵬

關鍵詞:新聞 敲詐 媒體 記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