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建議
陜西政協委員:應出臺電子商務地方性法規
原標題:陜西政協委員建言:陜西省應出臺電子商務地方性法規
人民網西安1月27日電(張偉)近年來,電子商務以及相關產業發展迅速,針對電子商務領域出現的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不斷發生,已有的《公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規已無法適應當前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特別是網上交易安全、知識產權及產品質量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突出問題。今年陜西兩會上,來自九三學社界別的政協委員雷西萍委員建議陜西應當加快出臺電子商務地方性法規。
雷西萍告訴記者:“陜西省應依法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通過加大法律法規執行力度約束市場主體行為,從而使得電子商務能夠在法治環境下健康運行。”
雷西萍委員表示,目前電子商務領域法律滯后、空白點多,現有規定效力等級低,法律制度不完善已成為制約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稅收、工商登記等法規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缺失,既不利于市場預期,還會給企業正常經營和政府監管帶來困難。因此,加快電子商務立法,將對行業發展大有裨益;另外,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已經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需求,電商立法應加強在現有電商環境下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雷西萍認為,新的法規應當在以下方面有所側重,首先規定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侵權責任分配 在處理電商網站銷售侵權商品、假冒偽劣商品時,應明確責任分配。如果電子商務網站本身不參與交易,而是作為一個中介存在,就可以免責;但如果電子商務網站參與了商品交易過程,比如在其搜索產品的頁面上進行了商品推介、排序等,其承擔的責任就應該加重。
其次,注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由于在電子商務活動中,數據、信息大量流通,其中很多都是與消費者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個人信息。現行法律制度,對網購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相對較弱,從而使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屢屢出現泄露現象。建議對個人信息實行分類管制,嚴格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敏感內容,對數據型信息進行一般管理。 加強工商監管,打擊偷稅、漏稅問題 某些購物網站特別是“個體網店”經營中“不開發票不上稅”已經成為一種潛規則,稱網絡購物開票金額僅30%,70%未繳納任何稅、費,2012年全國平臺型電商漏稅超過1000億元。電子商務的交易也應該遵循國家稅法,依法繳納稅金,建議稅收部門研究電子商務的征稅方式,加強稅收監管,在大數據化時代創新征收手段,從制度層面規避偷漏稅行為。
雷西萍說,網絡購物五花八門,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消費者因繁瑣的程序,即使購買了質量較差的產品或與宣傳不符合的產品,也不會要求退換貨。這種行為也加劇了一些商家不法行為的猖獗,新的法規應當約束、打擊這種行為。
編輯:薛鑫
關鍵詞:陜西省政協 電子商務 地方性法規 個人信息保護 侵權責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