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調研
全國政協調研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專題調研報道
美麗夢想的匯聚
從一日三餐到洗衣打掃,從照管孩子到料理老人——在回族人口超過50%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這是大部分回族婦女每天的生活軌跡。
8月6日,在寧夏恒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調研組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身著藍色工裝的紡織女工忙碌地穿梭于各條生產線間,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回族女性,有的還曾是家庭主婦。
細紗車間,撥紗、插紗管等一連串的工序在女工們的操作下一氣呵成,當調研組成員嘗試著把一根斷開的紗線接上時,看似旋轉得非常慢的紗車卻不那么聽話,“要眼疾手快,不然接線處會磨破手指的。”一位身材嬌小的女工儼然成了小師傅。
看著女工們勞作的美麗身影,曾經當過5年紡織女工的調研組成員、全國政協委員伊麗蘇婭頗有感觸,在兩位負責絡紗的女工前,她停下腳步,親切詢問:“你們的工資是多少?有保險嗎?對現在的工作滿意嗎?”
“我剛工作2個月,每月2000多,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工作滿一年后,公司為我繳納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35歲的當地回族婦女馬蘭一邊露出靦腆的微笑,一邊回答。站在她身邊年僅22歲的農村女孩丁芳,已經是該企業的“老員工”了。“我以前就是農民,整天圍著莊稼地轉,是個標準的‘泥腿子’,現在有社保,有穩定收入,跟城里上班族沒什么區別。”丁芳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豪與自信。
調研組還了解到,這家紡織企業是山東德州恒豐集團在吳忠市建立的分公司,原本計劃投資10.3億元,現已追加到25億元。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解決了當地許多就業問題,隨著產能的進一步提升,到今年年底,企業還能提供千余個就業崗位。看著工人們工作穩定,生活有了著落,調研組成員心里踏實不少。
“少數民族婦女出來打工,要掌握一門技術,善于實際操作,才能被企業所看好,另一方面,企業不僅要依靠提高工資待遇留住員工,更要積極為員工創造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全國政協委員黃元河如是說。
“能不能在勞動者創業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給民族地區多一些支持?能不能增加全民創業擔保貸款基金規模和貼息資金?能不能加大民族地區創業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在隨后召開的專題座談會上,吳忠市政協主席馬文娟用一連串問句表達了自己的希望。
“我們此次調研的目的就是深入基層,傾聽大家對城鎮化進程中就業問題的看法,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符合實際的意見和建議。”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的話,讓馬文娟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朱維群表示,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對維護民族地區團結穩定、改善百姓民生、推動產城融合的新型城鎮化具有重大意義。
“吳忠為什么能吸引外來企業投資?相比東部城市,這里環境更優美、投資成本更低廉、勞動力更充裕,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在朱維群看來,民族地區一定要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借力”東部,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投資落戶,在提高地方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的同時帶動就業發展。
“今天,我們聽到了許多夢想,我也說說我們的夢想,希望民族地區的老百姓們都能有美好的就業前景和未來。”朱維群的話,表達了調研組成員的共同心聲。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調研 全國政協 民族 宗教 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