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調研
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到桂調研
與專家商討農耕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
本報訊(記者 廖大海 通訊員 段玉嬌 唐偉麗)全國政協農耕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專題調研座談會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調研組成員與自治區政協領導、相關政府部門、農耕文化專家開展座談,就廣西農耕文化的基本情況和保護問題展開研討。
廣西農耕文明歷史悠久,是廣西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寶。花山巖畫、靈渠、銅鼓、曉錦遺址、大石鏟遺址、禾塘嶺遺址等都是能夠代表廣西農耕文明的農耕文化遺產。座談會上,多個領域的專家針對廣西農耕文化的特點,分別對廣西水稻、野生稻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壯醫的傳承發展與對策、廣西茶業發展和廣西稻作文化起源進行了詳細地介紹。
與會人員指出,廣西農耕文化保護仍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優良優質資源面臨流失和挑戰;現代文明對傳統觀念的削弱;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薄弱。針對農耕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上存在的問題,多位專家建議建設遺址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打造獨特的廣西農業自然生態和農耕文化遺產旅游,扶持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建設,支持和加強對野生稻資源的原位保護等意見得到在場調研組專家的贊同。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農耕 調研 保護 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