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把經濟增長建立在居民就業基礎穩定、收入同步增長的基礎上。5年來,全國就業和物價形勢保持穩定。2013年到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連續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在5%左右。 [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通過一系列惠民舉措,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五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小,消費水平越來越高,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收入翻番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詳細]
牽一發而動全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形成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必須總體部署,重點推進,先行試點。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按中央要求,農業部、中央農辦今年在全國選定了100個縣先行先試。 [詳細]
為實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2015年起,我國衛生計生部門在全國開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發現,我國醫療機構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改進醫療質量,創新服務模式,助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詳細]
從脫貧攻堅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房地產調控的“一城一策”“精準施策”再到醫療、教育、就業等民生領域的改革逐一破題……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鎖定民生關切點,精準發力,通過“精準施工”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精準抵達。 [詳細]
國辦印發《關于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兩年多來,運營商大幅邁出提速降費的步伐。更快網絡、更惠資費和更優服務,帶來的民生“獲得”實實在在。 [詳細]
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城鄉群眾超過13億人、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全國80%以上居民15分鐘內可到達最近醫療點……近5年來,我國醫改持續深入推進,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詳細]
7月份,全國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低于5%,前7個月城鎮新增就業855萬人,同比增加20萬人。就業形勢的平穩向好,預示著中國經濟2017年“下半場”開局良好,百姓的民生獲得感得到提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