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推薦
中國各地全面打響節能減排之戰:更加“精細”
原標題:中國各地全面打響節能減排之戰:更加“精細”
5月,中國有關“節能減排”的熱點很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中國制造2025相繼推出,盤點各地的工作實踐可以發現,一場“精細化”的節能減排之戰已在中國全面打響。
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向社會公布,節能減排是其35項內容之一;19日,《中國制造2025》發布,明確提出10年后,中國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1日,國家發改委官員表示,預計今年年內全國將再淘汰落后煉鋼產能1500萬噸;19日至22日,工信部先后召開建材、裝備制造、有色、輕工、造紙、石化化工等行業“十三五”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思路座談會……
所謂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兩項工作,近年來,因為霧霾等污染天氣的影響,“減排”受到普遍重視。
以霧霾重災區京津冀為例,天津繪制了涉氣污染源信息分布圖,并自2015年5月1日起將煙塵排污費征收標準上調10倍,同時開征施工揚塵排污費。北京、天津也都出臺了相關措施。
“為了治理大氣污染,我們必須一個百分點一個百分點地尋找污染源并對其控制,”天津市人民政府參事、天津市環保局原總工程師包景嶺說。
京津冀三地的“減排”工作已從最初的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發展為對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秸稈焚燒進行綜合治理的控煤、控車、控塵、控污、控新建項目、控農等“六控”體系。
然而,“減排”的不斷精細化也帶來一些問題。天津一家鋼鐵企業生產部部長王世委介紹說,脫硫脫硝就要每噸增加20元成本,而且這些設備每年得增加1300萬元的電費,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增加成本外,“減排”設備耗電的增加也給“節能”出了難題。
“減排并不意味著節能,我們只能盡量用低溫省煤器等將環保設備增加的能耗拉平,”河北三河市一家電廠的技術人員說。面對“減排”與“節能”雙重任務,企業紛紛走上環保倒逼技術轉型升級的道路,著眼精細之處,通過提升技術將節能與減排一點點地結合起來。
位于天津武清的一家燃氣分布式能源站近年來采用能源梯級利用原理,提供電力、采暖、工業蒸汽、集中制冷和生活熱水4種功能,卻可以在不增加能耗的情況下減少排放。
“通過梯級利用,我們將能源‘吃干榨凈’的同時減少了排放,”該能源站所屬的天津華電福源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云山說,與同類燃燒機組相比,該能源站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萬噸,減排氮氧化物1000噸,減排二氧化硫1000噸,減排粉塵240噸。
無獨有偶,位于河北邢臺的德龍鋼鐵廠面對鋼鐵行業不夠景氣的大環境,將企業內部循環系統節約的成本用于環保。據總經理闞永海介紹,該廠現已可以將自己排放的污水完全處理,甚至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循環使用。
此外,中國近年來不斷推進的碳排放權交易、污染物排放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等,也通過市場手段,鼓勵減排成本低的企業減排并出售排放指標、減排成本高的企業購買指標,從而實現控制二氧化碳或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以最低的社會總成本實現節能減排。
“中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和排放大國,節能減排任重道遠,必須一步一步、有耐心地走下去。”天津科技大學能源環境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振清說。(記者李鯤)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中國各地 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