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推薦
海關總署:對外貿易已進入新常態 正處換擋轉型期
13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4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等時表示,前三季度,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形勢逐季好轉,對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增長。
2014年前三季度進出口形勢逐季好轉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19.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其中,出口10.4萬億元,增長3.6%,進口9萬億元,下降0.1%。貿易順差1.4萬億元,擴大35.3%。按照美元計價,前三季度的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同比增長3.3%、5.1%和1.3%。
根據數據分析,前三季度,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形勢逐季好轉,一般貿易平穩增長,加工貿易微幅增長;對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增長;廣東、江蘇等7個省市對外貿易所占的比重回落,中西部地區外貿出口保持較強動力。此外,機電產品出口微幅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另據出口先導指數顯示,年底出口壓力略有減輕。今年9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3.3%,較8月份提升了1.4%。三季度的平均指數為42.6%,較一季度的41.6%和二季度的42.1%分別上升1和0.5,這預示著年底的外貿出口壓力將略有減輕。
分析原因,鄭躍聲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強”字上。
第一個“強”,是國家適時出臺了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一系列措施,外貿企業的信心不斷增強。今年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若干意見》,隨后海關總署和國務院的其他部委先后出臺了配套措施,各地也紛紛出臺了實施的方案。這些都大大提振了外貿企業的信心,有效促進了外貿的穩定增長。同期,國家微刺激政策的密集出臺,改革效應的釋放,國內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的區間。5月份以來,我國外貿出口的先導指數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在高位。
第二個“強”,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復蘇回穩,外部市場需求有所增強。
第三個“強”,是通關改革的紅利在不斷地釋放,對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作用也逐漸增強。今年7月1日,我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統一版本通關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便捷通關和有效監管,既提高了通關效率,又降低了企業的成本。8月1日,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合作的“三個一”模式,在全國所有直屬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所有的通關現場、所有依法需要報關報檢的貨物物品全面實行。同時,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過一年的運行,目前進出口的平均通關時間自由貿易區內比自由貿易區外減少了40%左右,有效節約了通關時間和物流成本。“上面三個‘強’就是企業信心的增強、國際市場需求改善和改革紅利對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作用的增強,特別是外貿穩增長的政策引導,使我國外貿呈現逐季好轉的態勢。我們希望這種態勢在今年第四季度能夠繼續得到延續,我們也相信今年第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的情況會繼續向好的方面發展。”鄭躍聲表示。
三大負面因素不容忽視
不過,鄭躍聲表示,盡管第四季度我國外貿將延續前三季度持續向好走勢,但仍然面臨出口產品競爭力減弱、制造業利用外資大幅下降、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這三大負面因素。
首先,是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所削弱,制造業向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轉移在加快,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歐美日等主要市場的份額持續下降。隨著勞動力、融資、土地等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加大,我國傳統產業的出口競爭優勢正在削弱。其次,隨著一些發達國家對我國制造業投資大幅下降,對出口形成一些中期制約。鄭躍聲介紹,今年前8個月,我國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下降約為15.7%,其中7、8月分別大幅下滑17.8%和29.1%,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第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相應拉低了進口值。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總體進口價格水平同比下跌了2.6%,月度進口價格已經連續31個月同比下跌。
鄭躍聲還表示,地緣政治、大國關系博弈等風險也可能影響我國外貿的進一步走勢。
對外貿易已進入新常態
鄭躍聲表示,要實現全年外貿進出口7.5%的增長目標,任務確實十分艱巨。
鄭躍聲表示,從三個季度情況來看,要實現全年外貿進出口7.5%的增長目標,任務確實十分艱巨。他再次強調,我們國家的外貿進出口今年1-3季度呈現的是逐季好轉的態勢,海關總署也堅信四季度繼續沿著這個態勢向前發展。全年7.5%的外貿發展目標是一個預期目標,這個目標確實十分重要。但是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常態,正處于增速的換擋期和結構的轉型期。中國的外貿已經從高速增長的階段進入到了中高速增長的階段,這樣一個區間。接下來除了關注外貿發展的速度以外,可能更加關注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繼續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外貿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增強我們國家外貿發展的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對外貿易新常態 雙邊貿易 負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