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正能量正能量

一份遺囑延續的醫患真情

2014年03月14日 09:36 | 作者:王鑫昕 楊瑞|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在過去6年中,退休教師劉麗楓兄妹3人堅守著一條“家規”:每年過年去看望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苑玉清。

  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春節前,劉麗楓和丈夫吳珣代表兄妹3家人,去給苑玉清拜年。禮不重,就是一些水果。

  事實上,最近這幾年劉家兄妹并沒有什么事情要麻煩苑玉清,也沒有找他看過病。他們之所以堅持看望苑玉清,是因為父親6年前立下過一個特殊的遺囑。

  故事還得從2008年說起。那年1月,76歲的退休教師劉昌祥因腦外傷被送進醫院治療。家人四處咨詢,聽從多位專家的建議后,去找神經外科專家苑玉清治療。

  這次偶然的結識,開啟了劉家人和苑玉清的緣分。當時,劉昌祥覺得,這位醫生很“直”,說話沒有彎彎拐拐的東西,因此很信任他。春節前,老人的傷治愈了,隨后出院。

  女兒劉麗楓猜測,老人對苑玉清的信任,應該是出于一種直覺。對這位頗有名氣的醫生,家人原以為會很難打交道,沒想到苑玉清一點架子都沒有。

  幾個月后,劉昌祥感覺胃部不適,再次住院。盡管兒女們在一些名氣更大的醫院“有很多關系”,但有了上次的相識,老人只認苑玉清,堅持要去找他看病。

  就這樣,神經外科醫生苑玉清收治了這位本該去消化內科的病人。他聯系消化內科為老人做了檢查,遺憾的是,老人的檢查結果是晚期胃癌,已經沒有治療的必要了。

  為了讓老人平靜度過生命最后的時光,家屬對老人隱瞞了病情,并在苑玉清的支持下,按照老人的意愿把他安排在腦外科住院。

  治療期間,苑玉清經常到病房探望劉昌祥,安慰并鼓勵老人。面對毫無治愈希望的絕癥,苑玉清做得更多的,是讓自己的病人減少心理壓力,提高生活質量。也正因為如此,老人一直沒有產生對絕癥的恐懼。

  2008年7月27日,老人去世。臨終前,老人召集兒女到病床前,立下遺囑:要把和苑主任之間的情誼延續下去,辦完喪事后,一定要請苑主任吃飯,每年要去看望苑主任。

  盡管在老人生命的最后40天,劉家人是難熬的,但劉麗楓清楚,“是苑主任給了老人最后的尊嚴,使老人在去世的時候沒有痛苦”。

  喪事辦完之后,兒女們遵照老人的遺愿,請苑玉清吃飯。

  那個飯局至今讓苑玉清難忘。當他走進餐廳的時候,老人家里老老少少二十口人,恭恭敬敬地坐在那里等他。“看到那個場景,真想掉眼淚。”苑玉清回憶說。

  在隨后的6年里,劉家兄妹遵照父親的遺囑,堅持每年看望苑玉清。就在今年春節,劉麗楓遠在外地的哥哥還提醒她別忘了代表全家看望苑醫生。

  如今回憶起這段往事,苑玉清幾度哽咽。這位外科醫生做過無數的手術,與無數的病人和家屬打過交道,他認為自己為劉昌祥老人做的事和為其他病人做的沒有什么區別,他僅僅是盡了一位醫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已。

  他更愿意把醫患間的這段溫情歸因于“病人和家屬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向別人坦言,老人去世前的那兩天,他忙得都沒時間去探望一下,但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卻依然記得他。

  劉麗楓說,父親看病期間,家人沒有給過苑玉清一分錢的紅包,但苑玉清依然盡心盡力。

  顯然,不是每個家屬都這樣的。就在3月11日,一位次日就要上手術臺的病人的家屬追著苑玉清送紅包,被苑玉清謝絕了。

  “我明白家屬的意思,也理解他的心情。”苑玉清說,“我拒絕了紅包,同時告訴家屬,我會盡全力做好這臺手術,請他放心。”

  “醫患之間的關系沒有那么復雜。”這位資深的神經外科醫生認為,紅包是很好推掉的,理由也很簡單:“信賴比金錢重要,病人選擇了我,就是給了我比金錢還重要的東西。”

  面對當下頻頻出現的醫患糾紛乃至血案,劉家人和苑玉清也感到無奈。“我只是一個普通醫生,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給病人看病。”苑玉清說。

  劉家人也異常珍惜和苑玉清這段難得的緣分。自從父親去世后,劉家人便沒有麻煩過苑玉清,也沒找他看過病。“我們害怕現在這么好的關系變味兒了。”吳珣說。

  本報成都3月13日電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醫患 遺囑 照顧 老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片 | 亚洲日韩欧美香蕉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操喷 | 亚洲欧美在线看h片 | 亚洲天天做夜夜做天天欢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