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從“賣血”到“獻血”——“賣血村”里看變遷
原標題:從“賣血”到“獻血”——“賣血村”里看變遷
新華網西寧5月3日電 “馬廠山頭沒坐頭,十年九旱沒收頭,家里進去沒吃頭,不去賣血沒干頭。”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馬廠、蘆花、馬營三鄉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北山鄉統稱“下北山地區”,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因山大溝深、干旱貧窮,許多群眾靠賣血維生,被稱為“賣血村”。
10多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下北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的生活不比上班的差!”
前些日子,記者沿著曲折蜿蜒的盤山路趕往海東市樂都區馬廠鄉。寬敞平整的通鄉油路取代了10年前的泥濘土路。路邊枝芽吐綠,漫山遍野的梯田白色地膜覆蓋,尤為壯觀。
馬廠鄉甘溝灘村外社村民李成彬從柜子里取出一個包在手絹中的獻血證,過去,他賣了整整10年血:“我曾在一星期內賣了三次血,收入200多元。不賣血連肚子都吃不飽,還要供養孩子上學。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有人常年奔波在西寧、蘭州等地賣血。”
2002年,國家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政策,馬廠鄉4萬多畝耕地退了一半,每畝退耕地有200斤的糧食和20元的資金補助,下北山地區農民的溫飽解決了。
拿到補助的李成彬不再出門賣血,他告訴記者:“2011年政府推行全膜雙壟種植技術,地膜、化肥和技術免費提供,洋芋畝產從3000斤達到了6000斤。”去年,他利用自家和流轉的土地種植了38畝洋芋,并把收購的315噸洋芋全部銷售到淀粉加工廠,每噸至少掙150元。如今,他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洋芋經紀人。
同村的61歲村民李洪福夫婦除打理12畝地以外,還利用麥草、秸稈和洋芋喂養了5只小尾寒羊。去年,李洪福年滿60周歲,開始享受每個月125元的養老金。坐在寬敞的客廳里,李洪福說:“現在村民家家有電視、洗衣機、冰箱,手機也普及了,生活確實好了!靠國家的好政策,我一年掙個4、5萬元不成問題,我們的生活不比上班的差!”
好政策改變“下北山”
爐子上燉著加入枸杞、桂圓的大棗茶,馬廠鄉那家莊舊大路社67歲的村民陳理秀在家中接待來訪記者。這是她嫁到那家莊45年來第一次住進磚混結構的新房。“政府補貼了2萬元,家里又投入了4、5萬元,蓋起了這4間大房。”陳理秀說。
如今在馬廠鄉,像陳理秀一樣享受到國家危房改造政策的農戶有265戶,政府為此投入528.7萬元。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北山鄉鄉長張龍介紹,10多年來,除了危房改造,國家還加大了對下北山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并實施了“兩免一補”、糧食直補、整村推進等一系列扶貧惠農和救助政策。
記者了解,2009年,北山鄉投資900多萬元實施人畜飲水工程,把自來水全部拉到了戶,為各家各戶修建了水泥澆筑的球形儲水窖。
“窖在家里,一拉水泵開關,水就來了!”北山鄉先鋒村甘溝社74歲的村民張琪華興奮地對記者說。回憶起過去“吃水毛驢馱,來回2個半小時”的生活,張琪華感慨萬分。現在,張琪華和老伴每年還可領到高齡補貼、退耕還林補貼、養老保險、種糧補貼共計9036元。
2014年,馬廠鄉那家莊利用省里入鄉駐村專項資金50萬元,蓋起籃球場和圖書室等,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開始變得豐富多彩。
與此同時,依靠國家“異地搬遷”政策,下北山地區部分村民漸漸向城市“靠攏”。
記者了解,僅2011年至2014年,國家在馬廠鄉投資1805萬元,完成了扶貧異地搬遷362戶、1300多人,加上群眾自主搬遷和常年在外的流動戶109戶,477人,占到全鄉總戶數的三分之一多。
搬遷下來的農民,通過政府舉辦的雨露計劃,學習挖掘機、建筑、刺繡、面匠、電焊等技術,伴隨著城鎮化的進程逐漸融入城市生活。
“現在獻血是為了身體健康”
過上富裕的日子的李成彬和鄉親們至今保管著當年的賣血證,按他們的話說,是為了“提醒自己,好好利用黨和國家的農村政策,過上更好的日子”。
“只要多操點兒心,養羊的利潤還是可觀的,羊娃子賣四、五百元,大羊賣1000多塊錢,總體上還不錯。”樂都區馬廠鄉那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陳得錄一邊回憶2004年的整村推進養殖業項目,一邊盤算著未來的發展,“我們村今年被列入到整村推進 回頭看 項目,一戶給5000塊錢。村兩委班子還要把3.2公里的田間道路全部打通,把基礎設施全部配套到位。”
馬廠鄉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下北山地區的農民收入來源呈多元化趨勢,農業收入、勞務輸出、惠農政策、畜牧業收入分別占到農民總收入的25%、46.2%、24%和4.8%。
如今,下北山地區的群眾偶爾還會去血站,不再是賣血,而是獻血。
馬廠鄉那家莊村的陳珍忠告訴記者:“去年,我獻血200毫升。以前賣血是想弄上點錢過日子,現在獻血是為了身體健康。這十幾年,人的思想變化快,我們的日子變化更快!”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賣血村 從賣血到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