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中國多地環保官員落馬 利用手中審批權索賄敲詐
近來,隨著霧霾、水污染以及多地發生的環境突發事件,公眾對環境部門的政策執行、監管責任也日益關注。對環境問題的問責高峰悄然來臨。
環保官員職務犯罪案件頻發
2013年,環保領域腐敗案件在各地頻發:2013年安徽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環保領域大案窩案共查辦133人,包括廳級干部1人、處級干部20人、區縣環保局“一把手”局長8人;福建環保廳原副廳長王國長因收受巨額賄賂,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日前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2013年7月,廣東省東莞市環保局原局長袁紹東因收受東莞兩家公司老板的賄賂共870萬元,廣州市中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袁紹東有期徒刑14年……
2014年初的地方和全國兩會上,各級檢察院在工作報告中均強調對環境問題的問責: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出,保障城鄉一體化、生態文明建設。起訴非法占用耕地、非法采礦等嚴重破壞環境資源的犯罪案件54件86人;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到,加大對瀆職侵權犯罪的打擊力度。其中包括高度重視查處群眾反應強烈、社會影響較大的民生領域瀆職侵權案件,如針對船舶危險品泄漏造成部分地區居民飲水恐慌事件,依法查處了朱涇海事所原所長欒衛平玩忽職守案。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到,針對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生態安全問題,組織開展查辦與預防危害生態環境職務犯罪專項工作,立案偵查發生在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等領域職務犯罪嫌疑人626人。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在“2013年檢察工作回顧”中提到:起訴污染環境、非法采礦、盜伐濫伐林木等犯罪嫌疑人20969人,在環境監管、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等領域查辦職務犯罪1290人。
腐敗和監管缺失是一些環境問題造成重大影響的幕后推手。記者從河北省人民檢察院了解到,河北省玉田縣大批廢舊橡膠輪胎回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給當地百姓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
經查,這個縣環保局主管副局長趙某某,對境內沒有按規定辦理環評手續或手續不全的300多家廢舊橡膠輪胎回收企業的違法行為,予以默認和收取排污費,造成上述企業違法向大氣中排放硫化物氣體,嚴重污染了大氣環境。同時查明,趙某某另有貪污橡膠企業排污費押金10萬元的行為。2013年9月29日,趙某某涉嫌玩忽職守、貪污案被逮捕。
環保成企業生死線,監管彈性很大
記者梳理多起環保官員腐敗案件發現,相當一部分企業是以“感謝在環保問題上的關照”“為和環保官員搞好關系”等理由行賄環保官員,更有一些官員利用手中的審批、處罰等權力索賄甚至敲詐勒索。
2013年12月初,有廣東清遠市民持手機錄音實名舉報陳柏和違紀,錄音中“分分鐘可以搞垮一間廠”的說法引發熱議。西部一家洗礦廠負責人陳堅(化名)告訴記者,敢于將“分分鐘可以搞垮一間廠”說出來索賄、敲詐企業的環保官員固然不多,但一些環保官員的做法實際上表達著相似的意思,如果不“孝敬”好他們,企業就可能被停產。
陳堅告訴記者,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加大了行政處罰力度,而處罰的彈性很大。比如,處罰2萬元至20萬元,最低和最高之間相差10倍。限期整改、停產整頓、關停的差別更大,環保部門掌握著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環評審批、環保設施驗收額是環保部門手中掌握的最大權力。如果環評通不過,項目就開不了工;環保設施驗收不合格,項目就無法竣工投產。”一位企業負責人說。
記者以“想辦洗衣廠”的名義,與一家環評代辦中介機構取得了聯系。接電話的男子表示,如果想要通過環保審批,只需1萬元手續費,代辦機構就能搞定環評報告書、驗收監測表和環保部門的審批表。
“保證100%通過,可以等通過環保審批后再付款。”這名男子說,“我們做這個行業很多年,從來沒有發生過辦理不成功的事情!”
“項目上馬,必須要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盡管環評機構應是市場化的第三方機構,但不少環評機構往往與審批的環保部門有著或明或暗的利益勾結。”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這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環保官員腐敗形式多樣:環保部門掌握大量環保項目資金,有的企業和基層環保官員勾結,套取這些資金;有的環保官員通過向企業“推薦使用”環保設備,收受設備供應商回扣;還有的則直接敲詐勒索企業。
“以前,只要是招商引資的項目,或者列入當地重點工程,環保設施往往可以‘先上車后補票’。現在不同了,項目上馬、竣工驗收,環保部門有一票否決權。”一名企業負責人說,以前首先考慮跟土地、安監、消防部門“勾兌”,現在首要問題變成公關環保部門。
“過去請吃吃飯、喝喝酒,逢年過節送點購物卡就可以了。現在,為達到目的,有人甚至對關鍵的環保官員送房、送干股。”這位企業家說。
后果遲滯性、取證困難性和危害隱蔽性令環境追責困難
在環境問題已十分嚴峻的今天,環保領域職務犯罪讓污染企業違規上馬、超標排放、偷排漏排有了可乘之機,對環境和社會危害巨大。
河北環保聯合會環境權益保護中心主任馬倍戰說,環境職務犯罪主要表現為玩忽職守和濫用職權兩種形式。由于環境污染后果的遲滯性、取證的困難性和危害的隱蔽性,常常導致追責困難,環保行政領域正逐漸成為職務犯罪的高發區。
石家莊鐵道大學教授薛靜介紹說,環保系統職務犯罪案件多集中在環評、財務、污控等重點崗位,且呈現出由個體向群體發展,窩案、串案增多的趨勢,既損害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又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縱容了污染環境、破壞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廣西科技大學副研究員夏辛萍認為,環保部門權力小時容易被人忽視,權力增強時開始面臨腐化濫用的危險,遏制環保領域職務犯罪高發勢頭,和預防其他領域的職務犯罪一樣,當務之急是建立權力制約機制、規范環保部門執法行為。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環保 官員 環境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