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沸點
退休記者為誤寫“西點軍校學雷鋒”假消息道歉
原標題:退休記者為80年代誤寫“西點軍校學雷鋒”假消息道歉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中國就流傳著兩個和美國西點軍校有關的傳說:一個是西點軍校開展“學雷鋒”活動,把雷鋒當做英雄崇拜,校園里還有雷鋒的雕像;另一個是中國的《孫子兵法》風靡西點,人手一冊,是學生們必讀的軍事圣經。如今人們知道,曾被媒體廣泛傳播令國人倍感驕傲的這兩條新聞,都是假消息。
“西點軍校學雷鋒”,消息的傳播只在一瞬間,但它的辟謠卻用了將近20年,也成為了它最初的作者如今72歲的李竹潤老人的一塊心病。就在昨天(1月4日),老人在微博發文,再次對當初的事情做出澄清,承認錯誤并道歉。
還原這個被他終身銘記的教訓
1981年4月,時任新華社記者李竹潤像往常一樣接收“外電”,一則美國合眾國際社的消息引起了他的興趣,里面提到“西點軍校學員學雷鋒,高唱學習雷鋒好榜樣”。于是他以筆名“黎信”發文,將它作為新聞編入當時正在撰寫的一份教材中。
李竹潤:因為這篇報道的導語寫的比較好,比較活。它的開頭用的是《學校雷鋒好榜樣》那首歌的開頭兩句“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我就把它用在我的一個文章里面了。當時沒有任何考慮不是它有政治上的考慮,沒有,就是分析它的寫作技巧,就是這樣用的。
李竹潤當時根本沒想到,這個內容在此后的十幾年里被國內媒體不斷地放大和跟進報道,更造成了一波又一波的輿論熱潮。“西點軍校學習孫子兵法”、“上甘嶺戰役被西點軍校列為最著名軍事戰役”等消息陸續出現并引發熱議。
當時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走進西點軍校,人們首先發現校園內一尊雷鋒的半身塑像,會議大廳掛著5位他們所仰慕的英雄像,排在首位的是我國偉大的戰士楷模雷鋒,學校還把雷鋒日記中一些名言印在學員學習手冊的扉頁上……”
直到16年后的1997年,李竹潤發現,當年的消息竟是西方媒體開的一個愚人節玩笑。
李竹潤:當時1981年的時候,中國剛剛開放,我們對外部的了解非常有限,也不知道有個愚人節,也不知道愚人節的時候可以那么胡亂開玩笑。后來發現這個事情,是1997年看了李慎之的一篇文章,說這個東西是子虛烏有。看了以后,我覺得我自己是上當了。
1997年的《讀書》雜志上,刊載了一篇哲學家李慎之的文章《諾貝爾與孔夫子》。其中提到“前幾年流傳美國西點軍校掛有雷鋒的畫像,我曾問過在那里教書的中國教授,得到的答復是‘沒有聽說過’”。不止李慎之,從2000年開始,“西點軍校學雷鋒”的報道開始被多次證偽。以下是其中的兩個例子。
2002年8月,撫順雷鋒紀念館館長張淑芬去西點軍校,專門搜集雷鋒消息,回國后她肯定地說,西點軍校的固定雕像中沒有雷鋒,大廳里也沒有雷鋒像,學員手冊里沒有雷鋒格言,固定教材中沒有雷鋒事跡,課程中也沒有提到雷鋒。
2003年3月,學者方舟子將中國媒體的《學雷鋒學漢語成為美國西點軍校新時尚》譯成英文寄給美國西點軍校要求做出澄清。校方回信稱稱:“文章中關于雷鋒的信息是不準確的。在本軍事學院,沒有雷鋒的塑像或畫像。雷鋒語錄沒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學員出版物中。雖然歷史課和中文課也許會討論雷鋒,但軍事學院并不贊賞他或其哲學。”
從1997年發現上當后,李竹潤在多所高校的新聞院校授課時現身說法,坦陳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并希望年輕人們汲取教訓,在日后的一線報道中對事實反復求證,對新聞負起責任。老人在面對我們的采訪時說,如今選擇在微博上發聲,是希望假新聞“在更大范圍內消毒”。
李竹潤:我感覺我這一輩子作為記者上了一次當,是一個很大的教訓。所以我給我的學生上課的時候,都要用這件事情來現身說法。記者要勤于思考,不要輕信,遇事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我希望我的經驗和我的教訓,后面的新聞工作者都能汲取。不輕信是記者必須具備的一個品格,不能人云亦云。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西點軍校 學雷鋒 愚人節 孫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