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美國準備報復中國“網襲” 考慮朝鮮式經濟制裁
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紐約時報》7月31日報道,奧巴馬政府決定對所謂“中國從人事管理局數據庫竊取2000多萬美國人個人信息”一事進行報復,但仍在竭力尋求采取一些不至于使兩國網絡沖突升級的行動。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朱海權31日致信美國《華盛頓郵報》,抗議美媒這種指控不公正。他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者之一,許多攻擊源自美國。
《紐約時報》7月31日報道,在作出進行報復的決定前,奧巴馬政府得出結論:此次竊取人事管理局數據庫的黑客攻擊范圍廣、野心大,因此應對傳統意義間諜案件的常規手段已經不適用。在一系列秘密會議上,官員們一直難以決定采取哪種報復性手段:是采取基本上象征性的舉動,例如外交抗議或從美國驅逐中國間諜,還是采取一些更有力度的行動?但有人擔心后者可能導致兩國間網絡沖突升級。
在公開場合,美國各級官員受到嚴格指示,避免點名中國是攻擊來源之一。《紐約時報》透露,參與內部討論的官員說,奧巴馬的助手依據1月份總統批準制裁朝鮮的先例,研究了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
一位要求不具名的美國高級經濟官員說:“這種類比根本行不通。”在考慮針對中國的制裁時,商務部和財政部官員一個中國可以對美國公司采取對抗性制裁的長單子,這些美國公司已經在費力地與中國打交道。
對據信參與網絡襲擊的中國個人和機構,美國司法部正在研究采取法律行動的可能,就像去年夏天指控5名解放軍軍官從美國公司竊取知識產權并起訴他們一樣。盡管司法部官員說,這種行動是一種突破,其他人卻認為這種程度只具有象征性——除非這些人造訪美國或者一個友好國家,否則他們全都不太可能看到美國法庭到底是什么樣子。
《紐約時報》指出,刑事訴訟還有另一種風險。情報官員說,任何法律案件最終都可能暴露美國在中國的情報行動,其中包括在中國的計算機網絡中設置數千個警告襲擊來臨的裝置。
駐美大使館發言人朱海權31日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指出,跨境網絡攻擊非常復雜,也很難追溯,打擊此類活動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制定國際準則好規范來管理網絡空間行為,在這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利益一致。中美攜手合作比分道揚鑣更能有所作為,無端指責和訴諸 “麥克風外交”只會適得其反,采取雙重標準無法解決問題。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網絡襲擊 奧巴馬 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