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透視北京申冬奧成功后的五大民生焦點問題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題:透視北京申冬奧成功后的五大民生焦點問題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楊毅沉、汪涌、倪元錦
7月31日,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花落北京。在體現我國強大經濟社會發展實力的背后,人們也關心一些相關民生焦點問題,包括成功申辦冬奧之后北京與張家口將如何破解經費、環保、交通、節水以及場館賽后利用等。
問題一:辦賽需要多大投入?
在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過程當中,得到了國民的高度認可與支持,同時輿論也對一些問題予以關注:中國缺乏雄厚的冰雪運動基礎,申辦冬奧會成功后要花多少錢建多少場館?
節儉辦賽是北京申奧的一大理念和目標。根據此次冬奧會財政預算,賽事編制預算花費約為15.6億美元,政府補貼占6%;包括競賽場館和非競賽場館在內的場館建設預算,約為15.1億美元,在這15.1億美元中有65%來源于社會投資。
冬奧申委官員表示,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如何“花錢”看,運營費用中政府出得也并不多,只占到一成。
一組數據顯示,北京擁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巨大而豐富的“奧運遺產”: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鳥巢”將成為承擔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任務的標志性場館,“水立方”將舉行冰壺賽事,“五棵松”和國家體育館將舉行冰球賽事……實際上冬奧會需要的12個冰上項目場館,已經有11個是現成的,只需要新建一個場館——國家速滑館。
除了北京市內將舉行冰上項目,雪上項目將分別在北京的延慶和河北省張家口的崇禮舉辦。延慶將利用地理優勢,提供高山滑雪雪場;崇禮賽場大部分比賽計劃安排在云頂雪場。
目前,崇禮的多數雪道已具備國際標準,只需按照奧運會標準加以改造即可。據了解,云頂雪場聘請溫哥華冬奧會和索契冬奧會的規劃設計團隊進行規劃設計,無論是已建好的雪場、酒店還是預留的區域,都按照世界一流水準來規劃建設。屆時,只需要對現有的場館稍加改造,既節約投資又避免了賽后場館利用難題。
問題二:“冬奧藍”何時能到來?
在等待2022年冬奧會舉行的不到七年時間里,“冬奧藍”何時到來是人們較為關注的問題。
就在成功獲得冬奧會舉辦權之前兩天,國務院剛剛批復同意設立河北省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張家口,其實是中國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和國家規劃的新能源基地之一,具有優良的生態環境基礎。
記者統計,今年一、二月,張家口僅有4天輕微污染,其他均為優、良空氣質量。申奧成功有助于張家口又好又快地發展。
在環保“主戰場”北京,近年來已打響了持續攻堅大氣環境治理的戰役。去年11月1日至12日,北京空氣質量優良11天,僅有一天輕度污染,“APEC藍”一舉成名;而在今年六、七月,“北京藍”再次出現。
北京冬奧申委環境環保部部長方力說,今年上半年,北京PM2.5的平均濃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2%。預計到2017年,PM2.5的年均濃度將比2012年下降25%以上。
藍天增加并不容易。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表示:2013年北京出臺了五年投資1300億美元的“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此舉僅在過去兩年內就使全市的燃煤總量減少了30%,并淘汰了100多萬輛高排放車輛。除此之外專家也分析了另外兩個原因: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大氣環境治理是重要內容,前兩年的一些減排工程效果初顯;其次,得益于北京“鄰居”河北與天津的治理。
天津市環保局原總工程師包景嶺對記者表示,去年APEC期間自然氣象條件并不具有優勢,卻實現了人工給力治霾,積累了大量寶貴數據。專家表示,必須從根本摒棄“用環境換錢”的發展思路,才能讓“冬奧藍”提前到來,成為“常態藍”。
問題三:冬奧“雙城記”距離是問題嗎?
針對北京與張家口的冬奧“雙城記”,外界關心冬奧會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場館距離相對較遠,對賽事舉行和觀眾觀賽有沒有影響?
從奧運會歷史上來看,賽區之間的交通時長,北京與張家口不是最長的。專家表示,解決“雙城記”的殺手锏,將是中國的“高鐵名片”。未來,北京到張家口乘坐高鐵只需要50分鐘左右。據了解,國際雪聯等七個國際體育單項組織都曾明確表示這個距離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實際上,201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批復了新建北京至張家口鐵路項目建議書。這條城際高鐵線路自北京站,經海淀、昌平、延慶,河北省懷來、宣化至張家口,正線全長約170公里。
其實,這條高鐵并非專門為冬奧會“定制”。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曉濤表示,“并不是申辦冬奧會才修建北京到張家口的高鐵,這一段高鐵實際上是北京到包頭高鐵的一部分,是國家十二五規劃里的一條線。”
國家發展改革委去年11月的批復顯示,京張高鐵工程將修建八達嶺隧道、居庸關隧道。未來,這條城際高鐵將成為長城腳下的“新景觀”。
問題四:造雪對水資源影響有多大?
北京和張家口是中國滑雪項目發展最快的地區,這一現象本身就充分證明了北京和張家口現有的山形地貌已具備滑雪項目開展的條件。
據了解,在張家口崇禮和北京延慶這兩個滑雪項目舉辦地,都具備了降雪小氣候。冬奧申委官員此前對記者表示,去年張家口地區雪場周邊連續下了26場雪,在北京海坨山,今年5月9日還下了一場雪,去年的5月12日也下了一場雪。
除了自然降雪,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說,按照往屆冬奧會的通常做法,北京2022年也將使用已有的造雪設施,以補充自然降雪的不足。
造雪對水資源影響有多大?劉鵬說,在雪場運行高峰期,人工造雪用水量占當地供水量的比例最高也不到1%。
問題五:比賽場館未來將如何利用?
部分新建的冬奧場館,賽后會不會造成浪費?
北京在申辦之初,即對奧運遺產進行科學規劃,并將成立專門機構進行全過程管理。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主要遺產將與地區長期發展規劃和目標相契合。
據了解,除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留下的場館,計劃為冬奧會新建設的國家速滑館、冬季兩項中心和北歐中心跳臺滑雪場、北歐中心越野滑雪場和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等,賽后將規劃為中國運動員訓練基地、體育比賽場地和冰雪愛好者的樂園。
需建成永久設施的奧運村和媒體住地,冬奧會后將作為酒店或公寓,繼續服務于體育文化、旅游休閑等產業的發展。
目前,中國奧委會正在落實“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計劃,并將持續實施“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冰雪陽光體育”“北冰南展西擴”等多個推廣項目。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后,將會加快“北冰南展”的進程,讓中國更多地區的民眾享受到冰雪運動的樂趣。
此前國際冰球聯合會副主席胡文新表示,如果北京能夠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對冰球運動在中國的推廣也是一個相當有利的機會。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能夠容納非常多的體育項目,國際冰聯認為在這里將有非常多的機會。(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北京申冬奧成功后 五大民生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