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林苗苗)7月8日起,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暨《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公眾開放。其中,展覽以豐富的史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一張毛澤東在延安窯洞中撰寫《論持久戰》的照片,將歷史定格在1938年春。毛澤東總結全國抗戰以來的經驗,集中全黨智慧,發表《論持久戰》,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思想,科學地論證了中國抗戰必須經過持久抗戰取得勝利的客觀規律,從思想上武裝了全黨、全軍和廣大人民,成為指導全國抗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
“這次展出的《論持久戰》一書,既有根據地的版本,也有在國統區的版本,體現出《論持久戰》在國統區也受到歡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羅存康介紹。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以“敵進我退”的超常膽略深入敵后,放手發動群眾,在廣闊的敵后戰場充分發揮中國地廣人眾的戰略優勢以及人民戰爭的威力,為構建持久抗戰的大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礎。
“1940年中國抗日戰爭正處于低潮。從1940年8月開始,八路軍在華北對日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進攻作戰——百團大戰,參戰部隊達到105個團、20余萬人,作戰次數1824次,覆蓋了除山東以外整個華北地區的主要交通線,斃傷日軍20645人,收復縣城11座,對支持正面戰場作戰,遏制妥協暗流,起到了積極作用。”羅存康說。
照片《不能忘記他!》是攝影家徐肖冰在百團大戰中拍攝的。在激烈的榆社攻堅戰中,一位年輕的戰士靜靜地倒臥在陣地上,側向一邊的頭部流淌著鮮血。據徐肖冰回憶,“拍這張照片時,心里很沉痛。他還那樣年輕,而很快就要被黃土掩埋了。我強烈地感到他不應該就此被遺忘,因而破例地拍下了這帶血的場面。”
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后軍民大力發展群眾性游擊戰爭,使用了地道戰、地雷戰、水上游擊戰、交通破襲戰、民兵聯防等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抗日軍民自己動手、就地取材制作的鐵雷、石雷等,多年后靜靜地陳列在紀念館。當年,華北平原上的抗日軍民利用地雷戰,炸得敵人血肉橫飛、心驚膽戰。在1943年的反“掃蕩”中,河北阜平五丈灣村民兵自衛隊隊長李勇和戰友們共殺傷日偽軍300多人,炸毀敵汽車5輛,李勇被譽為“爆炸大王”、晉察冀邊區的“民兵英雄”。
敵后抗戰,舉世矚目。1937年11月起,美國海軍觀察員卡爾遜訪問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1938年5月到達延安,成為第一個訪問延安的西方軍官。
展覽中,盡管卡爾遜1940年在美國出版的《中國的雙星》已經泛黃,但書中他對中國共產黨敵后抗戰的宣傳卻依舊引人關注。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曾表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武裝發揮了獨當一面的戰略作用,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廣泛矚目。(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 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