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協調難折射利益藩籬待破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題:協調難折射利益藩籬待破
新華社記者杜宇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強調,要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看大局、明大勢,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自覺站在改革全局的高度,正確看待局部利益關系調整,堅定改革決心和信心,形成推動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改革在深水區破冰前行,尤其需要改革參與者看大局、明大勢,自覺服從改革需要,堅決配合改革大局,主動進行改革協調。然而,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同部門、各級官員談起當前改革工作面臨的難題時,協調難往往成為共同的話題,折射出改革亟待沖破固化利益藩籬。
實踐證明,協調不動、協調不力,會嚴重阻礙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實步伐。橫向看,同級部門不能“齊步走”。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例,有的部門已經下放審批權限,但是相關前置審批部門或關聯部門沒有同步前行。縱向看,上下聯動存在“中梗阻”。比如大氣污染治理,中央有關部門頻出重拳,但仍有部分地方政府在違規新建產能過剩項目。
由于協調困難,一些重大政策往往“難產”,一些改革政策落實效果打了折扣,群眾感到不解渴,沒有真正的“獲得感”。權威部門今年5月進行的一項公共服務滿意度的網絡問卷調查顯示,在能否提供網上一站式服務,是否需要多次跑腿,以及是否需要提供多種不必要的證明材料等方面,公眾打分普遍較低。由此可見,協調難最終損害的是群眾利益和改革效果。
協調難,有其客觀因素。當前,一些體制機制制約尚未完全消除,由此帶來協調工作不順暢。比如一些資金管理方面,存在中央層面資金交叉重復、部門多頭安排等問題。有的行業仍然以傳統的計劃管理方式為主,改革滯后于新興產業發展需要。但從主觀來看,總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部門利益藩籬固化,甚至借改革之名強化部門利益、局部利益,恐怕才是協調難的重要原因。
再有,一些部門雖然認同改革的辦法,看準了發展的方向,但顧及傳統利益格局,就是下不了改革的決心,邁不開改革的步子。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如何妥善處理發展與保護、全局與局部、放開與管好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選擇標準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強調的“對全局改革有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利、對本系統本領域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有利”,無疑是最佳標尺。
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面對的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各部門在重大政策措施制定實施過程中,有分歧、有爭議在情理之中。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權衡部門利益得失上,不如大家都從改革大局出發看待利益關系調整,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問題。這樣,協調難之困才能破解。(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協調難 利益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