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解讀降息并定向降準:為經濟運行提供良好政策保障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題:為經濟運行提供良好政策保障——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解讀降息并定向降準
新華社記者劉錚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決定,28日起我國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部分金融機構定向實施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對這次貨幣政策調整進行了解讀。
這次調整有三大基本特點
陸磊認為,這次貨幣政策調整有三大基本特點:
一是數量型工具與價格型工具同步運用。人民銀行改變了以往交替運用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的操作方式,體現了對宏觀經濟運行和金融穩定的充分權衡。
二是總量性政策與結構性政策并舉。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意味著總量性宏觀調控,而定向降準則專門面向為“三農”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針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致力于結構優化。
三是預調與微調兼顧。貨幣政策作為逆周期宏觀調控,主要針對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從經濟運行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但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從前瞻性角度出發,有必要進一步實施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從物價看,2015年5月CPI上漲1.2%,PPI仍然處于-4.6%的歷史低位,為貨幣政策調整提供了空間。此次調整符合經濟運行和物價穩定的基本要求。
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關于這次貨幣政策調整的目標,陸磊分析指出:
一是以穩增長和調結構為經濟運行提供良好政策保障。存貸款基準利率降低為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穩定企業、居民投資與消費預期提供了政策支持。2015年5月,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1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91個百分點,但考慮到通貨膨脹率持續下行因素,仍然有必要實施利率下調。定向實施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為金融資源更多更好地進入“三農”和小微企業提供了正向激勵。
二是進一步鞏固前期宏觀調控成果。2014年以來,人民銀行積極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實體經濟,引導信貸配置于“三農”和小微企業,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物價緊縮風險。為進一步實現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目標,針對短期經濟波動實施相應的政策調整是必要的。2015年5月,廣義貨幣增長10.8%,貸款增長14%,接近或超過了上年同期水平,這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增長的前期成果是顯著的,但仍然需要貨幣政策有效引導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穩步增長和結構調整作進一步努力。
三是從金融市場流動性角度科學選擇政策工具。此次政策調整并未普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主要考慮是6月末預計銀行體系超額準備金保持在3萬億元左右,貨幣市場利率達到歷史低位。因此,更多地通過下調利率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結構,是政策調整的重要出發點。
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關于這次貨幣政策調整時機,陸磊認為,2015年下半年是宏觀經濟企穩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性歷史時期,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開局的承上啟下關鍵性時刻,有必要為國民經濟轉方式、調結構、去杠桿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從短期看,此次政策調整致力于穩增長。貨幣政策作為逆周期宏觀調控手段,應對2015年上半年經濟波動和金融體系流動性變化作出預調和微調是必要的,為下半年經濟金融在合理區間運行奠定了流動性基礎。
從長期看,此次政策調整有利于促改革。存貸款基準利率持續下行和定向降準有利于為“十三五”時期金融改革提供更為充分的政策空間。一方面,金融體系以更為充分的流動性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直接投融資比率將有望從2014年末的17%左右逐步提高到“十三五”末的25%左右;另一方面,在結構性調控下的差異化競爭和高效資源配置,將有利于一個更具競爭性和競爭力的金融體系健康成長。(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降息并定向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