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圣彼得堡經濟論壇熱議中國經濟正能量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第19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18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市開幕。世界各國政商人士,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市場人士聚首于此,共同探討區域及全球經濟關鍵議題,其中中國經濟新常態是一大熱點。在專題分論壇上,中俄專家熱議中國經濟正能量,對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機遇各抒己見。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俄方主席季托夫在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向前發展是不可阻擋的,中國經濟發展給包括俄羅斯經濟在內的世界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季托夫指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由之前主要依靠出口促發展變為主要依靠國內消費促發展,這會激發中國經濟新的潛力。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大量中國投資進入世界其他國家。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有利于亞歐大陸相關國家基礎設施的發展,這一戰略的顯著特點是利益共享,幫助其他國家實現經濟發展,因此得到相關國家的大力支持。
以歐亞經濟聯盟為主的區域一體化問題也是本屆論壇聚焦的議題之一。“一帶一路”戰略以其高度包容性,展現出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亞國家發展戰略的良好契合性與兼容度。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副部長斯坦尼斯拉夫·沃斯克列先斯基看好歐亞經濟聯盟和“一帶一路”戰略未來的互補和共同推進。他認為,兩者將一道致力于加強區域合作。
俄羅斯宏觀經濟和一體化戰略委員會成員瓦羅瓦婭指出,中國和俄羅斯位于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區,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前景非常廣闊,能夠為世界經濟提供新的增長點。
瓦羅瓦婭還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雖然變緩,但中國經濟結構更優。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依然很大,對世界經濟的引領作用不可小覷。重要的是,中國同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中國同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開辟了廣闊前景,這一共贏戰略符合各國利益。
出席本次論壇的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楊希雨看好中國經濟減速中所積聚的增勢潛力。
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本輪中國經濟減速既有被動的變化也有主動的調整,是外部經濟環境和中國自身調整等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中國政府主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最主要的驅動因素。新常態不僅是速度慢下來,關鍵是結構要優化。減速所帶來的結構之變既構成挑戰,也將釋放更多活力,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中國是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也早已深嵌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大局。
楊希雨談到,如果說中國機會過去更多體現在商品“走出去”和資本“引進來”的單向開放,現在中國則已進入商品和資本的雙向開放新階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會給沿線國家帶來巨大的商業貿易和投資機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戰略趨勢。另外,中國在資本輸出和商品進出口的同時把中國結構轉型的效益也帶出去了,能給相關國家的相關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所以,從商品貿易到服務貿易,從吸引外資到輸出資本,中國機會將表現得越來越豐富。在當前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一帶一路”給世界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在楊希雨看來,這樣的不謀而合出于各國利益交匯和對于發展的共同渴望。全球化把各國經濟緊密相連,而且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面臨陷入“新平庸”的風險,各國均把經濟發展作為優先目標。在此背景下,許多國家都有加強同外部經濟合作的發展需求。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一帶一路”戰略統攬全局,既契合各國發展經濟的訴求,也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執筆記者:樊宇,參與記者:岳連國、吳剛、張繼業)
編輯:水靈
關鍵詞:圣彼得堡經濟論壇 熱議 中國經濟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