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透視“提速降費”尷尬:“深度競爭”比“好姿態”更關鍵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題:透視“提速降費”尷尬:“深度競爭”比“好姿態”更關鍵
新華社記者高博 魯暢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就在兩天前,國內三大運營商的“提速降費”措施在人們的關注中集體亮相。但隨后這些“大動作”卻被很多公眾指為“缺乏誠意”。
密集舉措緣何換來少人喝彩的尷尬?是否“假摔”,何時“真降”?各種議論林林總總。專家指出,提速降費的背后反映出國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遲緩,改革仍面臨諸多阻力,真正實現“提網速降資費”,不僅需要姿態,更需要加速技術的變革與深化競爭機制。
疑——降費“出招”為何“不出彩”?
新浪網一項12萬名網友參與的調查顯示,74.9%的網友可接受每月手機上網費在50元以內,但實際上,近七成的網友每個月上網花費為50元至200元,這意味著實際的資費與大眾預期有不小差距。
中國手機流量資費貴不貴?北京一位央企員工張女士對記者坦言:“求學時曾在英國和美國交流,從絕對的錢數來看,資費與歐美差不多。但考慮到收入水平,真貴,而且國外多數同網還可享受免費語音服務,套餐選擇更多樣。”
就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安徽胡女士前往美國塞班島旅游時“刷了下微信,流量不過200M,收費就高達1.6萬余元”也使得“天價國際漫游流量費”再度進入人們視野。
世界電信日前兩天,手機上網資費有了大變化,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出招推動“提速降費”:中國聯通五項措施、中國電信十大舉措、中國移動“八大措施降資費,四大工程提網速”……
“運營商確實挖了不少潛力,但出彩的地方不多,基礎資費也都沒有直接調整。”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評價說,這些“大動作”里,其中4G降費多為點降價,受益人群有限,整體的用戶感受較差;此外,措施中有的已經實施了,有的則是局部套餐推廣到全國,或是短期促銷套餐常態化。
問——資費為啥高,網速為啥慢?
業內人士表示,手機流量貴、網速慢等問題實際上反映了我國國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遲緩,國家層面缺乏明確的、完整的寬帶建設發展戰略,資金方面支持不足等深層次難題。
“我國國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遲緩,3G牌照遲發10年,4G牌照遲發5年,與日韓相比,起步時間晚,用戶數占移動通信用戶總數比例低,產業不成熟。”付亮說。
2015年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國內4G用戶呈現“爆發式增長”,3月當月凈增4G網絡用戶2388萬戶,總量達到1.62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比重達到12.5%,今年預計突破2.5億戶。
據了解,4G雖然發展迅速,但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人月均使用流量只有280M,整體約落后發達國家和地區4年,顯然不足以規模降低資費水平,普及率跟國際相比還有待提升。
除此,較慢的網速已經成為困擾中國幾億網民的問題。“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又分散,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寬帶建設、網絡改造的難度。同時也造成了我國網絡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在東部等發達地區,網速可能居于領先水平,但在偏遠的農村等地區,情況就很不樂觀。以平均數據計算,造成了中國網速的落后。”飛象網總裁、通信業觀察家項立剛說。
比規模投資更令運營商頭疼的是人為阻力。一通信行業內部人士說,建設4G基站,運營企業會面臨進入公共場所、地鐵車站的難題,這些機構、寫字樓、商場及地鐵隧道等多會產生費用,有些費用甚至過高而無法推進;而進入居民區時,居民會出現如“基站輻射導致健康問題”等擔憂,從而形成阻力。
盼——一“幫”二“擴”三“競爭”
專家表示,隨著4G雙網制式的發牌,國內數據流量單價資費將進一步下降,提速降價可以并行不悖,針對寬帶建設中東西部不平衡、發達與偏遠市場的不平衡,相關部門可探索激勵、扶持機制。
“只有用戶多,價格才會快速下降。”項立剛預計,年內4G網絡用戶將達3億,一旦達到這個規模,4G服務資費有望實現深度調整。他認為,從長遠看,4G移動寬帶資費下降到10元每GB的水平是可能的,但需要足夠的技術進步、設施完善和發展時間。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分析稱,按我國的寬帶戰略,已經發放了4G牌照,正在準備5G,從技術發展規律上看,3G到4G、4G到5G,這些技術提升的成本是下降的,規模越大,用戶的平均成本就越低。
曾劍秋表示,“虛擬運營商”“固定寬帶轉售”也將成為寬帶市場降價的關鍵因素,應讓民營資本有序、有效進入通信行業。項立剛解釋,目前,電信市場競爭比較激烈,除了三大電信運營商,廣電和民營資本的介入,這些都為網速提升、資費降價提供了條件。
“流量資費實際上是隨著通信基礎設施的完善、4G的用戶發展而逐步降低的。如早期4G流量價格為1GB70元,到現在1GB約為30至50元。”付亮預計,隨著競爭加劇,今年年內流量價格有望下降50%左右。(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提速降費”尷尬 深度競爭 好姿態 缺乏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