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社科院藍皮書:我國連片特困區需因地制宜多元化推進城鎮化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 胡浩)中國社會科學院15日在京發布連片特困區藍皮書:中國連片特困區發展報告(2014—2015),梳理了我國14個連片特困區城鎮化的特征和規律,提出連片特困區需因地制宜、多元化推進片區城鎮化進程。
藍皮書由總報告《中國連片特困區城鎮化進程、趨勢與發展思路》以及12篇分報告組成,由吉首大學“中國連片特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研究”課題組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完成。
藍皮書提出,要實現連片特困區的脫貧致富,關鍵在于打破“貧困——人口增長——環境退化”的惡性循環,即改變嚴重依賴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生計模式,優化產業和空間要素配置,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提升貧困人口的基本技能和素質。而新型城鎮化則是實現這一轉變的根本途徑。一方面,新型城鎮化以產業城鎮化為支撐、空間格局優化的土地城鎮化為載體,升級貧困人口的生計模式,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以人口城鎮化為根本,改變貧困人口生活方式,全面提升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可行能力,實現貧困人口的持久脫貧。
藍皮書說,從城鎮化類型多樣化的角度來看,我國連片特困區可以加快旅游拉動型、資源集聚型、邊貿繁榮型、交通節點型和綜合服務型城鎮化發展。連片特困區推進城鎮化發展應遵循不同的路徑,如移民搬遷、產城融合和組團發展等。國家在推進連片特困區城鎮化時應給予多維度的政策選項,滿足其最迫切的需求,包括政策優惠型、產業支持型、資金援助型和設施完善型等。(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社科院藍皮書 特困區 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