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國家信訪局赴5省市督查三農信訪事項 官員全回避
1月7日,陜西省榆林市,國家信訪局第五督查組成員王治鐸(右一)與兩名信訪人約談。 楊凱 攝
國家信訪局赴5省市督查40件“三農”信訪事項,督查手段“百里挑一”新京報等媒體全程記錄
督查組約談信訪人 當地官員全回避
1月6日下午,陜西榆林市府谷縣信訪接待大廳接待室,府谷縣老高川鄉李家梁村村民趙志民、趙峰坐在接待沙發上,坐在他對面的是“從北京來的人”——國家信訪局督查組的工作人員。
趙志民、趙峰兩人曾多次在府谷縣和榆林市上訪,并于去年進京上訪,反映他家附近煤礦的粉塵、噪音污染等問題。
類似的場景在今年1月國家信訪局赴福建、安徽、湖南、重慶、陜西5省市督查40件“三農”信訪事項中都會看到。1月5日起,國家信訪局督查組赴上述5省市進行督查,歷時10多天。在每一個信訪事項的督查中,督查組的工作人員都會約談當事人、實地查看現場,并對當地信訪部門和政府職能部門提出督查建議,推動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為讓公眾了解信訪工作,此次督查國家信訪局首次邀請新京報等媒體記者全程記錄。
“百里挑一”篩選督查事項
各個業務司室會從信訪材料中篩選出督查“備選事項”,根據信訪事項的典型性確定督查省份和具體事項。
王治鐸是國家信訪局來訪接待司的一名主任科員,平時的主要工作是接待各地進京上訪者。
在他的印象中,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國家信訪局改變了以往各個業務司室各自信訪督查的督查方式,采取由國家信訪局組織統籌督查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集中調動督查資源,避免“各自為政”。
從2013年8月起,國家信訪局先后進行了5次統籌督查,每次督查事項的確定都由局長辦公會“拍板”。在統籌督查中,如何從大量的信訪事項中選擇出督查事項?
王治鐸告訴新京報記者,在督查前的一至兩個月,各個業務司室會從各自接到的信訪材料中篩選出督查的“備選事項”。比如,本次督查主要以“三農”問題為主,來訪接待司要從每個省份進京走訪事項中選出至少5件“三農”事項。加之負責來信辦理和網上投訴的兩個司室也要至少選出5件,一個省份的“備選事項”為15件,31個省份的“備選事項”就達到了465件。
“備選事項”的選取,首先要看當地對信訪人反映的問題是否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了妥善處理,其次是信訪人對當地的辦理結果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也成為“備選事項”選取的一個條件。
除了“實體問題”外,選取還要看地方在處理這些信訪事項時是否出現了“程序問題”。比如,鎮里處理后,信訪人不滿意,向縣里申請了復查,縣里是否對此進行復查,如果沒有復查就屬于“程序問題”。
所有“備選事項”匯總后,再由督查室對這些事項進行討論,討論后每個省確定若干件事項。
“我們確定督查事項有一個原則,凡是涉法涉訴事項,以及應當通過訴訟、仲裁等法定途徑解決的平等民事主體的糾紛都不在督查之列。”王治鐸解釋說,因為按照《信訪條例》的規定,這些事項都應當通過司法程序提出。
最后,這些“備選事項”會拿到局長辦公會討論,根據信訪事項的典型性確定督查省份和具體事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此次隨行采訪的第五督查組主要督查陜西省。此次陜西省的督查事項共8件,其中有4件來自來訪接待司,來信和網上投訴的信訪事項各兩件。
當地官員全回避 讓信訪者暢所欲言
督查組要求,榆林市和府谷縣的官員們全部回避,只有督查組成員在現場接談,記錄人員對信訪者所說內容幾乎每句都會記錄。
1月6日,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老高川鄉李家梁村村民趙志民接到了與督查組進行談話的電話通知。當他得知北京來人時非常興奮,和趙峰騎著摩托車從村里趕到府谷縣信訪接待大廳。第五督查組的成員們早已等候在會議室內。
趙志民、趙峰反映的是他家附近的煤礦對他家造成粉塵、噪音污染等問題,他們曾多次在府谷縣和榆林市上訪,并于去年進京上訪。
為了讓信訪人能夠真實說出訴求,第五督查組要求,榆林市和府谷縣的官員們全部回避,只有督查組成員在現場接談。
第五督查組組長、國家信訪局來訪接待司副司長木旦里甫告訴記者,在他以前參與的督查中,他發現有當地的官員在場,信訪人講話很謹慎,因此在以后的督查中,除非有特殊情況,當地官員一般都要回避。
隨后,督查組成員們對趙志民的信訪事項進行詢問,詢問的內容非常細致,“每個月有多少天你家能看到粉塵?”“噪音吵得你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縣里和鄉里到你家查訪過多少次?”……現場的記錄人員對老趙所說的內容幾乎每句都會記錄。從當天17時開始,接談共進行了1個半小時。
1月7日早上8點,督查組成員驅車1個多小時趕到老趙家附近,實地查看煤塵污染和噪音污染的情況……看到煤礦的貨車卸煤后,粉塵確有經過防護網吹到老趙家附近的情況,木旦里甫說:“雖然這個煤礦做了防塵處理,但是這個防護網還是應該多加高一些。”
在當日的督查會議上,木旦里甫對府谷縣的領導說,趙志民的這個信訪事項,不是很復雜,你們前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然不夠,工作要再細致一些,還要再想些辦法做好煤礦附近的除塵、降噪工作,不能認為已經做了些工作就不管了。
第五督查組成員、國家信訪局督查室督查三處調研員余北陵告訴記者,這樣的場景在以往督查中會經常遇到,督查組下到地方就是要促進合理訴求的解決,遇到地方的做法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督查組都會當場指出。
余北陵稱,實際上,這個信訪事項相對簡單,一般來說,比較復雜的是征地類的信訪事項,事先督查組都會做好相關政策的準備。
記者了解到,在本次督查前,國家信訪局舉行專門會議,對參加督查的成員們進行督查前的培訓。
此次國家信訪局督查前,國家信訪局專門對參加5省市督查的53名成員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征地拆遷、土地承包、基層選舉等問題的政策法規等內容,主講人都是有關中央部委相關領域的專家。在督查組到達省里后,也會根據信訪事項的類型要求省里借調省國土部門、農業部門、民政部門的相關人員參與督查。
“我們要求的是,每一次督查都有專業人員的參與,確保督查的專業性,當地政府部門和信訪人各執一詞時,我們要有獨立性的判斷,也保證我們督查建議的權威性。”余北陵說。
信訪局后期有跟蹤 避免“人走茶涼”
督查組回京后會建議國家信訪局相關業務司室對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如果發現“人走茶涼”情況,相關司室會與省級信訪部門聯系,要求問責。
本次督查是國家信訪局今年第一次集中督查,每一個督查組要在10余天的時間內對各個省的8個信訪事項進行督查,包括路程的時間在內,平均每個督查事項的時間只有不到2天,可謂“馬不停蹄”。
督查后,信訪事項的后續問題如何處理?遇到督查組離開后,地方“人走茶涼”的情況如何督辦?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每一次督查結束后,督查組都會正式向當地黨委政府反饋督查意見,指出工作問題,提出工作建議。同時,整個督查結束后,還會向省信訪局以及省政府相關廳局反饋整體督查情況,并要求省信訪局抓好督查意見的督促落實。在返回北京后,督查組還會根據督查情況,給提供督查事項的國家信訪局各業務司室發放一份《督查組實地督查情況反饋表》。
在這份《督查組實地督查情況反饋表》中,除了信訪人姓名、信訪人地址、主要訴求等常規信息外,還包括了督查組實地督查意見、地方貫徹落實情況,移交材料清單、接收人簽字,后續工作建議等欄目。
王治鐸稱,《督查組實地督查情況反饋表》會全面呈現每一次督查的具體內容,對于督查組認為合理合情的信訪事項,督查組回京后會建議國家信訪局相關業務司室對這些信訪事項督查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如果發現地方出現“人走茶涼”的情況,相關業務司室會與省級信訪部門聯系,要求問責。
同時,國家信訪局還會將督查信訪事項的具體情況對外公開。木旦里甫表示,去年,國家信訪局第一次公開20個信訪事項的督查結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開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求地方對督查信訪事項妥善處理,另一方面也是增進全社會對信訪工作的了解,引導信訪人依法信訪,促進社會矛盾更好地解決。
(本文信訪人為化名)
編輯:羅韋
關鍵詞:督查 信訪 事項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