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專家解讀臺“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敗在哪兒?
11月29日,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黨遭遇慘敗。分析國民黨此次慘敗的主要因素,還是在于臺灣內部。如果從島內選民結構來看,主要有兩點:
首先,敗在經濟不佳,中間選民失望。從數據看,馬英九執政6年,臺灣經濟在2010年有亮麗表現后(增長率10.47%),便一路下滑,數年常為“保三”、“保二”(力保增長率不低于3%、2%)掙扎。更重要的是,這些年島內經濟雖增長緩慢,卻也有不少積累,但普通民眾收入卻未同步增長。統計顯示,從1999年到2013年,臺灣GDP整體增加約50%。但同期島內民眾薪資扣除通脹后實質年均增幅為0。
馬英九在經濟政策上的不佳表現,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此次國民黨在地方選舉的選情。現在,島內民眾普遍感覺荷包縮水,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也就轉移到了執政的國民黨身上,在此情況下,如何能繼續吸引中間選民?
其次,敗在整合不力,傳統票源嚴重流失。泛藍陣營內部屢傳心結,高層矛盾重重。同時,馬英九長期為人病詬決策圈太小,黨內實力派參與黨務、政務的積極性不斷被挫傷。如近幾年,不僅一些實力派對國民黨中常委等黨職“興趣缺缺”,就連一些重要的地方公職選舉也是“等嘸人”。而在行政部門,雖然許多官員學歷亮麗,卻少有基層經驗。結果導致許多政策不“接地氣”,不僅民進黨反對,藍營內部也怨聲載道。此次選舉中,許多軍公教人員更因存款18%的利率優惠和刪減年終慰問金等政策,而拒絕投票,“鐵票”也“生銹”。
可以說,這場選舉是對馬英九當局的“不信任投票”,是馬英九施政團隊政績不彰所積累的民怨。與其說國民黨輸給了民進黨,不如說是輸給了自己。
“九合一”過后,島內輿論一致都看向了兩年后的2016年“大選”。眾所周知,“九合一”選舉一直被視為是2016“大選”前哨戰。然而,島內有輿論分析,盡管民進黨戰績不錯,可要爭取2016仍有隱憂。
不少學者都認為,雖然民進黨有此次“九合一”勝選的氣勢,也更可利用地方執政優勢進行輔選動員,但面對2016年“大選”,絕大多數選民在投票時并非只會簡單地想要“換人做做看”,還要考慮候選人是否有解決社會矛盾的具體政策,考慮到涉及自身的福祉,考慮到能否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局面。現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已經成為島內主流民意,今后,如果民進黨繼續頑固堅持否定“九二共識”,損害臺灣民眾福祉,顯然與希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相悖。因此,說到底,誰端出的“政策大餐”令民眾滿意才是最重要的。(黨朝勝/社科院臺研所教授)
編輯:付鵬
關鍵詞:“九合一”選舉國民黨遭遇慘敗 馬英九 馬英九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