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陜西環境監測站報告揭開我國最強戰略武器的面紗(圖)
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官方網站截圖。
在外界流傳的中國新型武器清單中,“東風-41”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無疑是最神秘和最具威懾力的戰略撒手锏。美國國防部今年6月5日發布的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即2014中國軍力報告)提及,解放軍第二炮兵已經列裝東風-31A型洲際導彈,并正在發展東風-41型洲際導彈。如今,關于東風-41的消息有了新進展。
近日,在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官方網站上,掀開了東風-41彈道導彈神秘面紗的一角,在該部門“2014年6月9日至6月13日工作動態”的工作報告中,透露了“中航四院四十三所DF-41戰略導彈研制保障條件先期啟動(二期)竣工環保驗收現場監測”的內容,這無疑從側面證實了東風-41彈道導彈的真實存在,并且已經進展到了相當深入的程度。
此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曾稱,在美國不斷強化導彈防御系統的背景下,發展帶有分導式多彈頭的第三代核武器是大勢所趨。另據《法制晚報》在去年年底的報道,國防部在2013年12月26日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對于外媒報道中國“連續十天進行兩次洲際導彈發射”,國防部沒有否認;發言人耿雁生說,按計劃進行科研訓練是正常的,不針對特定目標;同時,他強調我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不會改變。
有軍事觀察人士認為,中國提升核導彈實力與美國的反導計劃有關,實屬迫不得已。目前,美國已經研制和裝備了陸基中段攔截系統,THAAD末端高空區域防御系統(音譯“薩德”)、“愛國者”末段反導系統,海基“標準-3”反導系統等,組成戰區和國土防御結合、陸基海基結合的多層反導網絡,讓中俄核威懾力遭遇巨大挑戰。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中國最強戰略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