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頭條相關頭條相關
基層法院為何難以留住法官?
現行的法官編制數基本上是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根據常住人口的數量核定的,根本未預見近年人口大流動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在不少基層法院,面臨著非常突出的案多人少的矛盾,令法官不堪重負。
基層法官頻頻流失,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這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究其原因,工作壓力大、收入待遇低和司法環境不盡理想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在不少基層法院,面臨著非常突出的案多人少的矛盾,令法官不堪重負,我對此有著切身的感受。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各類矛盾糾紛多發,法院受理的案件數量大幅增長。以蘇南某基層法院為例,該院2011年之前的年收案量一直維持在8000至10000件之間,2012年上升到14000件,2013年為18000件,2014年為26000件,今年仍呈高位增長的態勢,而法官數量基本沒有增長。
據統計,該院去年法官的人均結案數為340件,不考慮節假日也要將近日結一案。案件的增多,讓法官疲于應對,承受著巨大壓力。工作時間無法完成的工作,只能靠加班加點來完成。“5+2”、“白加黑”成為常態,有法官形容自己“上班是機器人、下班是植物人”,上班時間保全、調查、開庭、調解,晚上加班撰寫文書,回到家中總是疲憊不堪。
那么為什么不能增加法官的數量?現行的法官編制數基本上是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根據常住人口的數量核定的,根本未預見近年人口大流動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上述基層法院所在地區的常住人口為80萬,公安機關登記的外來人口也是80萬,加上未登記的人口,遠超200萬。(同樣有著80萬常住人口的皖西某縣,大部分人口在外打工,縣法院年受理的案件數不到3000件,法官數量與蘇南這家法院基本相同)
收入待遇低,也讓法官很受傷。一方面,同樣的法科畢業生,選擇做律師或者企業的法務人員,收入往往高于法官。另一方面,在待遇與行政級別掛鉤的情況下,法官晉升通道狹窄,從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再到副庭長、庭長,沒個十幾年是不可能的,有的法官終身只能當審判員,到退休也難以享受科級干部的待遇,而同樣的一名高校畢業生進入其他機關工作,過個三五年就晉升到科級職務非常容易。法官職業門檻高,要求高,但卻沒有相應的職業待遇,在誘惑面前難免會心動,走上辭職或者調離之路。
司法環境不盡理想,是壓垮一些法官的最后一根稻草。立志當法官的,都是懷揣著崇高理想的,但現實常常讓其深受打擊,感受不到應有的職業尊重。一方面,法院內部行政化傾向仍然嚴重,獨立行使審判權尚有差距。除了審判工作之外,法官還要承擔宣傳、調研、普法等其他的工作。而不合理的考核又成為束縛法官手腳的繩索,讓其難以大展身手。另一方面,社會對法官的評價不夠客觀,一旦裁判結果對其不利,就無端指責,無理上訪。我有位法官同事就是因為將被執行人的房產依法拍賣,其和家人就數十次受到騷擾和辱罵,讓其萌生退意。
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司法改革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正在出臺的改革舉措直指當前基層司法領域存在的沉疴,可以說“曙光在前頭”。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現在關鍵是要拿出穩定人心之策,讓基層法官堅守住心中的夢想,度過最為艱難的時光。
編輯:羅韋
關鍵詞:法官 基層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