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頭條相關頭條相關
從關閘口岸變遷看澳門回歸15年巨變
從澳門關閘邊檢大樓的二層放眼北望,珠海拱北口岸近在咫尺。連接關閘與拱北兩個口岸的“風雨廊”,往來珠海與澳門的人流、車流盡收眼底……
在這里,澳門關閘邊境站警司處處長黃劍虹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采訪。自2003年起,他先后在澳門的陸路、海路、空路口岸工作。說起口岸的通關量、通關設備、通關能力,黃劍虹如數家珍。據他介紹,關閘通關量約占各口岸通關總量的75%。
今年前11個月,全澳各口岸的通關總量突破1.34億人次,超過去年全年的1.33億人次;僅關閘口岸的通關量前11個月就達到1.016億人次,刷新了去年創下的9983萬人次的歷史紀錄,拱北-關閘口岸也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
關閘口岸的歷史變遷
關閘口岸是澳門的北門,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口岸。現仍矗立于澳門關閘廣場的“關閘拱門”就是古關閘的遺跡。
直至上世紀80年代時,關閘仍是澳門通往內地的唯一陸路通道。回歸祖國后,大量內地游客到訪澳門:1999年,澳門各口岸的通關總量為3691萬人次,2000年增至4998萬人次,2001年增至6023萬人次……
隨著2003年7月內地游客赴港澳“個人游”開始啟動,2007年澳門各口岸通關總量首次突破1億人次,此后一直居高不下。2008年6月,澳門對關閘邊檢大樓進行擴建,2010年4月完成,設有96條人工驗證通道,90條自助過關通道和18條車道,最大通關量從原來的日30萬人次擴增至50萬人次。
黃劍虹還介紹,除了口岸擴容、開設自助過關通道外,澳門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還通過增加邊檢站,借助科技手段完善軟硬件設施等辦法來提高通關速度。
根據不同對象,出入境事務廳除開設傳統的禮遇通道外,還加開學童專用通道、老年人通道等,力圖通過靈活應對的措施,為旅客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務,盡可能地減少通關時間。
通關量:澳門經濟晴雨表
通關量是一個旅游城市的經濟晴雨表。內地游客赴港澳“個人游”開放后,澳門各口岸的通關量均增加,尤其是關閘口岸的通關量呈井噴式增長。“個人游”引發了澳門口岸逐年遞增的龐大通關量,同時也促進了澳門旅游、會展、餐飲、酒店、交通、零售業的發展,澳門的經濟總量也隨之水漲船高。
回歸15年,澳門旅游業欣欣向榮。1999年,訪澳旅客不足800萬人次;2001年,訪澳旅客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2006年突破2000萬人次;自2011年起,訪澳游客連續兩年保持在2800萬人次以上,2013年超過2932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澳門興旺的旅游業,也帶動了酒店業等行業迅速成長。回歸之初,澳門有酒店客房9000多間,而目前已超過28000間,翻了三番還多,當中五星級酒店客房超過6成。
暢旺的旅游業拉動商品銷售,澳門的手信食品、名表、黃金首飾、品牌服裝等深受旅澳游客青睞,澳門零售業銷售額迅猛增長。2013年全年旅客總消費達595億澳門元(以下簡稱“元”),較2012年的523億元增長14%。
新通關安排助力澳門經濟“更上一層樓”
即將于本月18日實施的珠澳三個對應口岸的新通關安排,為澳門的旅游業更上一層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譚俊榮表示,澳珠三個對應口岸延長通關時間及實施24小時通關,是中央政府惠及澳門市民的一項利民、便民政策,實現了特區政府和廣大澳門市民多年的期盼。新的通關安排,將進一步便利澳門與內地人員的往來,促進兩地交流,體現了中央政府對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支持和幫助,有利于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澳門是個外向型微型經濟體,其經濟發展狀況深受周邊尤其是祖國內地的影響。回歸祖國后,隨著內地經濟強勁發展,澳門經濟結束了回歸前連續4年負增長的歷史,走上快速增長的軌道。
2013年,澳門經濟總量是回歸時的8.4倍;人均本地生產總值躍居亞洲第二、世界第四,經濟年均增速超過16%;特區政府財政收入和盈余逐年增加;失業率今年以來一直保持在1.7%的歷史最低水平,實現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全民就業。(新華社澳門12月10日電)
編輯:曾珂
關鍵詞:澳門回歸15年巨變 澳門 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