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頭條相關頭條相關
背景資料: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 今年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創立60周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由中國政府提出,并與印度和緬甸政府共同倡導的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系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60年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
新中國成立前后,毛澤東主席多次發表聲明,表示中國愿意在和平、互利及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外交關系。
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總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團就關于兩國在中國西藏地區的關系問題舉行談判時,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在亞非會議上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緬聯合聲明中改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得到印方的贊同。
1954年4月29日,中國與印度發表談判公報,并簽署了《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兩國一致同意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列入公報和協定中,以此作為指導兩國關系的準則。
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來總理先后訪問印度和緬甸。訪問中,周恩來總理分別于28日和29日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表聯合聲明,確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指導兩國關系的原則,并共同倡議將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一般國際關系的原則。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了引申和發展,并被吸納進會議通過的處理國際關系的十項原則之中。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自問世以來不僅在中國同世界各國簽署的條約、公報、宣言、聲明等雙邊關系文件中得到確認,而且也在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和一系列國際文件中不斷被引用或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際上已成為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發展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