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審批猶酣,駕校賺翻
國內消費再添一貴,學車貴。這在新一輪股市行情中也能窺出一斑。新華社報道說,目前A股已有多家從事駕培行業的上市公司或擬上市駕校,毛利率竟然都超過了50%。北京有所收費高達1.3萬元的“貴賓班”駕校,其公司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前年營業收入將近10個億,毛利率高達63%。
新華社報道以近日宣判的廣東湛江駕考腐敗窩案、涉及駕考行賄2100多萬為例,揭示了壟斷狀態下駕培業“加價不加質”的底氣來源——紋絲不動的駕校“行政審批制”。報道援引法律界人士的分析指出,駕培業滋生出漲價與多種腐敗空間,與“個別地方”審批環節的壟斷,導致區域駕培行業遠遠供不應求密切相關。
其實講“個別地方”,只不過是一句客氣話。在日益暴增的駕培市場需求與屈指可數的駕校機構這對矛盾中,似乎并沒有一個調節的杠桿愿意向學車需求方傾斜。以2012年至2014年上海駕培機構由194家至203家的蝸牛式增幅為例,人們不難看出背后這雙壟斷之手對于駕培市場化捏控得有多緊。
國外很多成熟的駕考、駕培機制不愿借鑒,卻守著老牛拉不動市場需求的舊磨在壟斷的老路上打圈,一方面反映出行政部門的懶政身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機構對于權力壟斷、市場壟斷的迷戀。近年來,除了廣東湛江車管部門駕考腐敗窩案,在這池肥水中被法治的藥水給嗆到的“蒼蠅”已經不在少數。湖北省咸寧、安徽淮南等地職能機構的駕考腐敗案,同樣都是因為壟斷狀況下的權力尋租所致。
事實證明,當駕培與駕考一旦形成利益共同體,經濟上直接受到損害的便是學員,而社會的損失則是放行在公共交通道路上的“馬路殺手”。據媒體報道,前幾天有記者明察暗訪發現,浙江某地2年前剛剛更新換代的“最新一代3G駕培學時管理系統”,又被駕校和學員通過一個市場價只需30元的造假指膜給再次攻破了。這個高大上的管理系統,號稱有實時上傳學時數據、實時掌握并查詢駕培車輛位置和訓練軌跡、通過遠程拍照隨時查看教練員是否在崗和訓練學員是否本人等強大功能。但是,這套在全國眾多駕培機構被廣泛購置并運用的高端設備,不僅又燒了出在羊身上的大把羊毛,而且再次成為監管部門高枕無憂之下的稻草人。
駕培壟斷,其實是權力壟斷的外在表現形式。駕培機構的“牌照”,沒有行政設置的門檻不行,但一個一般人找不到門、踏不進檻的門檻設置,卻是只留給駕培與駕考用錢開道的唯一門路了。這是坑了學車者、肥了駕培者、誘了貪腐者的一條歪門邪道,因此,打破駕培的壟斷,必須首先重修駕培“牌照”的門檻,重砌駕考形式的爐灶。
掏錢越多,與學得越好、考得越快,其實并不構成必然關系。既然如此,要減輕民眾的“學不起”負擔,就應當從解決行政部門“管得死”入手,放開駕考與駕培者之間勾肩搭背的利益之手,放下市場準入的門檻,放開專營的圖章,放開自學自考的自主通道,更多地讓公正、公平、嚴格、高質的考試程序說話,而不是讓民眾一邊學著開車,一邊用錢開道。
編輯:水靈
關鍵詞:駕校 壟斷 駕考 學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