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你言我語
江西上高收稅任務年年漲 鄉鎮無奈“買稅”充賬
鄉鎮“買稅”是指鄉鎮政府為完成稅收任務,用自定的“優惠政策”吸引外地納稅人在本鄉鎮繳稅的現象。“買稅”在基層有“引稅”、“挖稅”、“協稅”等多種稱呼。在上個世紀末和21世紀初,鄉鎮“買稅”現象曾經在江西許多地方盛行。后來通過整頓,這種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近兩年來,一些地方鄉鎮“買稅”現象死灰復燃,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筆者所在的上高縣下面的一個人口不到1萬人的鄉,財稅任務為3000萬,而其轄區內實際稅源不到500萬,其他部分只能靠鄉村干部去“買”,除了極少部分經濟效益好的鄉鎮外,大部分鄉鎮都存在“買稅”現象。
究其原因:一是由縣下達鄉鎮的稅收任務盲目增長。現行的每年稅收計劃,都是“基數+增長”模式,縣里每年下達鄉鎮的稅收任務都要按一定比例增長,而這增長比例一年比一年高,任務遠遠超出鄉鎮的稅源,鄉鎮只有去“買稅”,反過來又抬高了任務基數。如果不繼續“買稅”,財政增長的目標和任務就難以完成。
二是一些鄉鎮領導為了自己的“政績”也熱衷于“買稅”。現在各級考核干部,往往把稅收收入的增長作為其中一個硬指標。而鄉鎮領導在一個地方為官一般只有三到五年,為了短期的利益,不是積極的培植稅源,而是用“買稅”來粉飾政績,以期盡快得到提拔。
三是“買稅”為腐敗提供了土壤。“買稅”不像商店的商品明碼實價,其過程中發生的接待、回扣等費用,均是暗箱操作,為鄉鎮的一些人員借此虛列成本提供了操作空間,一些鄉鎮干部借此撈取好處,將平時不好處理的一些費用都納入其中,甚至采取虛報費用的辦法將國家的錢財裝入個人的腰包。
四是企業老板偷稅漏稅。由于稅票各地通行,許多企業老板為了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視哪里返還比率高便往哪里交稅。
鄉鎮“買稅”現象死灰復燃,需要相關部門引起重視,并及時采取措施。筆者建議:要通過經常性的學習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干部,特別是縣鄉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從片面追求虛假政績中解脫出來;其次,要健全干部考核機制。改革單一地用稅收指標來衡量干部業績考核辦法,使鄉鎮干部扎扎實實謀長遠、干實事,發展生產,搞活經濟,創造更多的稅收,進而推動經濟良性地發展;第三,要改革縣鄉財政體制。摸清各鄉鎮的稅源,根據核實的稅源下達稅收任務,按實際情況征收稅款。此外,對“買稅”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嚴厲的處罰。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高縣政協)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江西 上高 收稅任務年年漲 買稅充賬 收稅 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