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你言我語
陳景潤故居遭連夜拆除
臚雷村曾是陳景潤的老家。
銀角村有著300多年的歷史。
賈兆村。
燕窩山莊保留著古風。
原標題:消失的村莊:陳景潤的老家不見了
中國,古樸的村莊可還是當年的模樣?近日,廣東民間一支13人的隊伍,歷時7個月,終于完成了對我國91個村莊的考察。
他們的考察顯示,在如今的城鎮化浪潮中,不少村莊或主動或被動地消失了:一些具有開發價值的村莊則商業化了,村民搬出鄉村,商鋪取而代之;另一些村莊則變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例如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老家——福州市倉門區臚雷村,因為福州火車站的建設,全村幾乎被拆完。
這些有歷史意義的村莊被拆毀,讓考察隊員們感到非常可惜,他們希望在國家的城鎮化過程中,能夠尋找到最恰當的平衡,讓都市的繁華與鄉村的美麗共同存在于神州大地。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李華、關家玉實習生張波
借著“茂德公間隔年公益行·美麗鄉風訪談路”活動,陳宇、孫金龍、劉方剛三人走訪了東至遼寧丹東,西達新疆哈密,南至海南三亞,北到黑龍江漠河的91個村落。
鄉村正不斷地消失
孫金龍畫山水畫,他的關注點也是在中國的農村,關注中國的山山水水。劉方剛做空間設計,他著重關注中國農村的建筑,因為中國農村建筑的構成反映了當地的老百姓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通過農具、他們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好地了解到當地的風土人情。”
三人決定,除了考察村規民約之外,還關注當地的村風、民俗之類的文化,以及考慮風景、建筑等特色,進行一種文化的了解,但主要還是關注村莊的民俗和文化。
讓他們心痛的是,不少美麗的鄉村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有些村莊人去村空,有些商業開發過度,村民外遷商鋪林立,失去了原有韻味而空心化。
“村莊消失分主動消失和被消失。”劉方剛說,主動消失指的是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革,年輕人都跑出去外出打工了,因為他們在外面做一個月比在家做一年都要強,就慢慢走了,剩下了老人和小孩。人們不回去,房子就沒了,村莊留不住人就會慢慢地消失了。
另外一種是被動消失,一些村莊的泥巴墻、爛土墻,不適合人居住快坍塌了,所以政府一定要強迫他們搬遷。
還有一些古村落,為了賺錢而拆遷。例如福州市臚雷村,因為火車站福州站的建設,臚雷村被征地拆遷,全村幾乎都被拆完了,古老村莊的后代里最出名的有數學家陳景潤、海軍上將陳紹寬。
陳宇解釋說,臚雷村地處城市的邊緣,有很高的開發價值,但像安徽的燕窩村莊,因為它有旅游價值,雖然很偏遠,老板愿意投資開發而得到保護。陳宇說,雖然燕窩村莊是空心村,但是它不會被拆、不會消亡的。如果一個開發商有文化情懷,他可能會保留這個村莊。而有的村莊不具備開發價值,它的房子是土墻,這個村子又沒有名人,也沒人愿意回來保護,所以這個村子就要消失。
要保護好村莊的“味道”
在劉方剛看來,要保護好村莊,首先是村莊的文化感受要原汁原味。他對太原的后溝村津津樂道,“很有文化味道”。因為打仗需要,后溝村的每家房子都有地道相連,村里還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廟,香火很旺。
劉方剛說,有鄉約條規、有信仰的村莊不會消失。他希望大家關注自己的村莊,也關注別人的村莊,多宣傳一些,讓村莊、歷史保留下來,好的規矩、好的村風傳下去。
消失的村莊
臚雷村:陳景潤故居沒留住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的臚雷村地處城鄉結合部,本是這一帶很富足的大村莊。這個村莊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它的后代里最出名的有數學家陳景潤、海軍上將陳紹寬。因為火車站福州站的建設,臚雷村被征地拆遷,考察隊員看到,全村幾乎都被拆完了。村莊滿目瘡痍,遍地都是瓦礫磚石。面前就是福州火車站。當地政府已經把祠堂連同村莊賣給了房地產公司。
陳景潤在臚雷村的故居被連夜拆除。陳紹寬的故居勉強被保留下來,現在處在高架橋的下方。
臚雷村的陳氏祠堂有730年歷史,供奉了約1000多個牌位。今年初,臚雷村陳氏祠堂面臨拆遷危機。經過社會各界的助力,現在相關政府部門已經重新制訂規劃,臚雷村陳氏祠堂將原地保護,不久后還將進行修繕。
燕窩山莊:全村只剩11人
燕窩山莊是位于黃山市歙縣的一個山頂上的小村莊,大約有600多年的歷史。考察隊員發現,現在村里只有11個人,包括1個小學生,1個初中生。除了兩個學生,其他人年齡都在45歲以上。這個村子最興盛的時期大約有一百多人。它還是中國最后一位狀元吳承仕的家鄉。從山底到山頂,有約1000級的石階,兩邊多為綠樹、小茶園。石階是一代一代村民接力開鑿而成的。全村有34棟幾乎全為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村里的巷道也是青石鋪成。解放前,村里孩子的讀書費用是村里承擔的。2000年以后,學校被撤并,學生上學必須要往返爬山。家長為了小孩讀書方便,紛紛搬離了燕窩山莊。半山上的茶園也有不少已經荒廢。燕窩山莊的房屋大多數已是人去樓空,如果不加修繕,這些無人居住的房屋很快就會倒塌。現在村子里大部分的房屋已經被收購,以后會通過修繕、加入商業模式等方法讓村子通過另外的方式重生。
下社塢:人口少沒醫療機構
金華市婺城區的下社塢村在叢山懷抱里,民房錯落有致,依山而建。村外是蜿蜒的小河流,河水清澈。山上種著茂密的毛竹,那是村里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考察者發現,下社塢也在流失人口,村子里剩下不到20人,沒有學校、沒有醫療機構。
銀角村:300年觀音廟保存完好
銀角村位于太原盆地外沿的西山深處,尖草坪區馬頭水鄉西南端,土地面積2340余畝,其地界與汾河二庫接壤,全部為森林覆蓋的山地。距尖草坪區政府所在地(柴村)約14公里,雖地處近郊,但鎖閉深山腹地原生態保護極好,清涼幽靜、古樸厚重。古老的地貌,古堡式的民居,古樸的廟宇,古遺的梯田,古拙的大樹,如一幅飄逸的水墨畫卷,氤氳著青花瓷一般的淡雅與寧靜。銀角村始建于康熙17年(1678年),迄今已336年,因古代開采銀礦而得名。民居皆為明清建筑風格,觀音廟、當中院、當鋪院、槐樹院、大房院、樓子院、圪洞院等經典院落,如明珠一般撒落在青山綠坡之中。遠眺銀角村,青山環抱之中綠樹掩映青磚碧瓦,藍天白云之下層層梯田碧浪翻滾。
銀角村還有一座建筑原貌保存下來的觀音廟。廟內的壁畫均為三百多年前用礦物顏料描繪而成,至今仍保存完好。銀角村附近方圓十里已經沒有完好的村莊了。據村民以及熱愛村子的老科技員說,附近村子有不少都比銀角村更漂亮,更有歷史價值,但都被以各種理由拆遷。考察隊員在來的路上看見許多村民的房屋都已被人為破壞,荒無人煙。銀角村附近的森林有許多珍稀的植物和中藥。村里有一位外來的科技站總工程師,對銀角村情深義重。他發動村民種植有機蔬菜,希望能幫助村民。他在博客上寫文章介紹銀角村。
賈兆村:精美村落被工廠“環抱”
賈兆村距離太原市區不遠,交通很便利。這里磚雕歷史悠久,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村里有不少院落是太原市重點保護單位。這個村莊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村莊。村現有農戶317余戶,總人口1074余人,全村糧食播種面積約2358畝,以種植玉米為主,農民外出勞務主要在焦化廠、水泥廠、鋼廠、煤氣廠等。考察隊員發現,賈兆村的傳統院落有相當大一部分已經被拆除改建,現存的院落,磚雕相當精美。賈兆村附近是水泥廠、煤氣廠,空氣不太好。生活生存方面,經濟條件都不算差。據村民介紹,3~5年內,該村也會面臨拆遷的問題。
編輯:羅韋
關鍵詞:村莊 陳景潤 臚雷村 連夜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