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做有文化的吃貨:古代盛放食物的五種提盒
提盒為古代盛放飯菜食物使用,因有對稱橫梁可手提,而稱之為提盒。廣泛提盒多為長方矩形樣式,自明代之后才初步定下。因其流用甚廣,而漸漸被文人雅士之青睞,而被擴用至放置筆墨硯臺之用。今天,編輯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五種常見的提盒。
黃花梨是中國明代和清代早期最受推崇的木料,它花紋美麗、色澤柔和,有香味,容易進行深顏色和淺顏色的調配,可表現出淺黃、深黃、深褐色,也適合鑲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軟硬輕重適中,不愛變形等特點,特別適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當時最佳的木料選擇。由黃花梨制成的提盒木紋十分美麗,形成天然的裝飾效果,與木盒簡單質樸的造型和諧無間。
紫檀提盒,通體采用上等紫檀木制作,不易變形破裂,適于隨身攜帶,具有較強實用性,置于案頭可作為文房用具儲藏玉石、印章、小件賞玩等。用紫檀制作的提盒通常木紋清晰細膩,發色沉穩渾厚,造型簡潔,典雅貴氣。
象牙提盒的雕刻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富有裝飾性,素以精細工整、玲瓏剔透而聞名于世。清朝的象牙提盒將各種牙雕制作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括囊鏤空,透雕,浮雕,拼接組合,深雕等,尤其鏤雕一項極意匠之能事,將象牙磨成極薄片面,于其上雕出細如發絲的鏤空萬壽錦地紋、編織錦地紋,工序繁瑣,頗費時日,稍有不慎,前功盡毀,然雖繁卻不減其工,獨以奇巧為勝。
古代的提盒大多數使用竹子制成,四框、盒底、提梁使用較厚的竹劈,外表四周以細小的竹片織成,內層盒全部使用大漆涂料,以實用為目的。我國南方氣候溫暖濕潤,特別適宜竹子生長。因其取之容易,價格低廉,故早年間竹制提盒的使用在南方比北方更加普及。
紅酸枝因有酸香氣,廣東稱之為“酸枝”。明清,尤其是干隆以后很受上流社會推崇。酸枝木主要產于東南亞各國,結構致密,質地溫潤,紋理細膩,可沉于水,因為剖開后有一種略酸的香氣故而得名。采用進口的上紅酸枝為材做成的紅木提盒,通常制作工藝考究,精雕細刻,氣派簡潔壯重,紋理精美。
來源:時尚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化 古代 提盒 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