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重走絲綢之路·青海篇之四

都蘭古城煥發青春

2014年10月10日 09:42 | 作者:文/朱婷 朱文平 攝影/田福良| 來源: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C2014-10-10zx301_P_1_763_856_1367_1298_副本_副本

血渭一號大墓是青海都蘭古墓群中最為壯觀的一座,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試十公里的熱水鄉,有高原“金字塔”之稱。圖為墓葬群的所處地。攝影/本報記者;田福良

 

  從西寧一路西行,不知不覺中,車窗外的綠野蔥蘢漸漸化為大漠的渾黃,已經到了柴達木盆地邊緣。

 

  都蘭,蒙古語是“溫暖”的意思。這座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城,如同一顆明珠,悄然閃耀在大漠深處。汽車沿著蜿蜒的公路駛進城區察汗烏蘇鎮,云朵低沉,高原上的陽光清涼卻具有穿透力,造就了當地民眾黝黑的膚色。

 

  記者來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都蘭縣,不僅是為了探尋久遠的歷史,作為古絲綢南路青海境內的關鍵節點,在采訪中,我們同樣感受到了這座小城在新時期的探索和發展、生機與期待。

 

  歷史流淌過的土地

 

  在都蘭,似乎隨處可以感受到歷史的氣息。從古海遺跡貝殼梁,到神秘的都蘭古墓,到班禪行轅足跡,大漠之中,無數看得見看不見的生命遺存,是歷史留給都蘭的厚重禮物。

 

  “都蘭是柴達木盆地最早開發的地方,西羌、吐谷渾、吐蕃這些古老的民族都曾在這里征戰和生活,它也是中原連接西亞的絲綢之路通道重要站點。”都蘭縣政協主席喬格圖向記者介紹。

 

  早在2800多年前,西羌先民們就在諾木洪一帶種植大麥、青稞等,并掌握了紡織和冶煉技術。西漢王莽在青海設西海郡,都蘭被納入漢朝版圖。之后的吐谷渾、吐蕃、唃廝啰時期,都蘭都是絲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鎮。

 

  時間坐標拉回到近現代,這里同樣發生了改變歷史進程的大事件。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的香日德班禪寺,又被稱為班禪行轅。1949年,11歲的十世班禪,就在這里做出人生中的重大抉擇,向中共中央發電報,表達了對解放西藏的態度和對中央政府的擁護。

 

  如今,在海西地區的蒙古族、藏族、漢族等信教群眾中,香日德寺仍有很高的聲望。寺廟秉承“出家不忘國民,修行不忘濟世”的宗旨,發揮藏醫特長,2009年創辦了帶有慈善性質的藏醫醫院,為周邊群眾服務。

 

  在喬格圖看來,與其說歷史選擇了都蘭,不如說是都蘭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作為茫茫戈壁中的一片綠洲,相對優越的氣候和交通環境,造就了自古以來都蘭人文薈萃、經濟發達的景象。

 

  從遠古到現實,喬格圖表示,在絲綢之路建設的大背景下,都蘭縣委、縣政府也在積極謀劃對接,都蘭擁有一定產業基礎和雄厚的資源,將在農業、旅游、交通物流等方面重點發展。期待將一度輝煌的歷史化為現今發展的源源動力,在新的時代,展現昔日古都的青春風貌。

 

  紅綠黃交響曲

 

  “來了都蘭,一定要去看看我們的枸杞產業。”都蘭縣宣傳部副部長姬延海說。

 

  在都蘭諾木洪地區,有綿延數萬畝的枸杞林。初秋時節,一串串紅珊瑚般的枸杞壓彎了枝頭,農民們忙著晾曬枸杞,從空中俯瞰,一片紅色的海洋,場面十分壯觀。

 

  這抹亮麗的紅色,為大漠之中的都蘭縣帶來了迷人的生機。然而,它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2006年開始,都蘭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在原有的傳統作物春小麥和油菜之外,大面積推廣枸杞和馬鈴薯,形成新的綠洲農業產業布局,紅、綠、黃三種色彩交織,構成了如今都蘭農業的底色。

 

  “說到枸杞,大家就會想到寧夏,其實都蘭的野生枸杞還是寧夏枸杞的重要族源。”姬延海告訴記者。都蘭充足的陽光和干燥的氣候環境,讓枸杞的營養更豐富、口感更醇厚。除了傳統品種,都蘭還將大力打造獨有的黑枸杞品牌。都蘭接下來將規劃建設枸杞產業園,引進深加工企業,打造集種植、加工、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園區。

 

  而“都蘭馬鈴薯”是都蘭農牧業發展中重點推出的特色品牌,都蘭縣的巴隆鄉有大片沙壤土壤,是種植馬鈴薯的最佳土壤。據介紹,至“十二五”末,全縣枸杞和馬鈴薯種植面積將分別達到30萬畝和10萬畝。

 

  姬延海向記者介紹,都蘭還瞄準周邊地區市場需求,大力發展果蔬種植,塑料大棚蔬菜、農區養殖、花卉種植、蘑菇栽培等新型產業也已經培育成熟。在這片戈壁荒漠的綠洲之中,都蘭人民正繪出多姿多彩的農業畫卷。

 

  旅游業發展之惑

 

  美麗的都蘭魅力獨具,而對于許多人來說,都蘭更像一個面紗半掩的神秘女子,從遠古洪荒的時代走來,卻來不及走近和認識她。都蘭發展旅游,擁有無可比擬的資源優勢,地方政府的發展愿望亦十分強烈。但作為西部內陸的偏遠小城,要真正打造旅游支柱產業,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對于都蘭仍然任重道遠。

 

  姬延海說,旅游業是該縣近年來重點打造的產業。圍繞熱水古墓群和吐谷渾相關歷史遺跡,2010年,都蘭曾組織專家召開研討會,同年舉辦吐谷渾文化旅游節,相關部門還在牽頭規劃建設吐谷渾吐蕃文化產業園。此外,都蘭的花海草原、巴隆國際獵場等也是備受游客青睞的地方。2011年,都蘭縣旅游局成立,近些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游業,每年都要在全國各地進行10場左右旅游推介活動。

 

  但同時他也表示,文化旅游的前期包裝需要大量資金,由于投資周期長、收益相對較慢,以一個縣的財政實力,在文化投入上難免有心而無力。

 

  記者探訪熱水古墓群時發現,作為盛名遠揚的歷史人文景觀,也是都蘭最亮眼的名片之一。從縣城通往該地的路卻仍然坑坑洼洼,交通不便的情景已延續多年。都蘭縣政協副主席鮑旦正告訴記者,交通因素目前仍是制約都蘭旅游發展的瓶頸所在。西部地區地廣人稀,地形也相對復雜,交通成本遠比東中部高。他說,正在建設的茶格高速公路,將解決從縣城到熱水鄉的交通問題,而從熱水鄉通往古墓群的熱水黑山公路,由于缺乏資金,目前難以修繕。

 

  同時,在鮑旦正看來,都蘭旅游要發展,離不開對歷史文化的宣傳推介。令他痛惜的是,作為曾重現絲綢之路昔日輝煌的古墓所在地,都蘭古墓群出土的文物竟然沒有幾件留在“家”中。

 

  偌大的都蘭縣博物館,其藏品絕大部分都是復制品,僅有的幾件原件都是從盜墓賊手里收繳回來的。其中一枚藍寶石戒指,據都蘭縣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是墓穴被盜后無意間在偏洞里發現的,而被廣為宣傳的波斯對馬、含綬鳥等絲綢制品則只有照片。

 

  鮑旦正說,1982年“九層妖樓”開始發掘,出土文物都被省考古所帶到西寧進行研究。當時縣里并沒有文物保護意識,到1995年前后,盜墓活動十分猖獗。都蘭縣抓了一批盜墓賊,之后成立了文物管理所,收繳的文物都暫時存放在文管所。

 

  現在的都蘭縣博物館,前身是2008年建成的吐谷渾文化研究中心,后來交付作為博物館使用,才讓都蘭文物有了真正的安身之地。如今,旁邊又在建設新的博物館,規模更大,設施也更完善。

 

  “這么大的房子,我們有專人照看,也有保存的條件,遺憾的是沒有文物。”鮑旦正表示,希望新博物館建起來之后,以前被拿走研究的文物能“回家”,讓來都蘭的客人,在文物的故鄉就能看到實物,這是他反復表達的心愿。

 

編輯:付裕

關鍵詞:絲綢之路 青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久久综合一区视频 | 碰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午夜精品在线直播的视频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