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滾動資訊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CCTV-9《極致新疆》開播
從雪嶺云杉的蒼翠到賽里木湖的幽藍,從鷹笛的清越到木卡姆的熾烈,這片大地的極致色彩與人文肌理,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8月15日-20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攝制,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的紀錄片《極致新疆》在CCTV-9每晚20:00檔播出。
作為中國首部全景式、多維度、深層次展現新疆的大型自然人文類紀錄片,《極致新疆》聚焦全疆豐富多彩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全景式展現新疆多民族和諧共生、共同繁榮的美好家園,映照大時代的蓬勃面貌,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展現生態建設的顯著成果。
極致色彩:新疆大地的顏色詩篇
新疆的顏色,是大地寫給天空的詩篇。
頂冰花頂破凍土,金盞瓣托著細雪,這抹黃是大地解凍的第一聲號角。夏日新疆,油菜花明黃耀眼,薰衣草紫得夢幻,“空中草原””的綠鋪展千里。
秋天,泰加林泛著琥珀色,西伯利亞紅松鑲著金邊,胡楊林燃著極致金焰。寒冬,藍冰裹著冰泡的賽里木湖藍得依舊驚艷,像凍住了滿湖星子。
極致的自然造就極致的色彩與多樣。一年四季,絢爛多變的顏色在航拍與特寫的交織中,呈現出自然奇觀的科學內涵,讓觀眾看懂高與低、冷與暖、干與濕的極致對峙如何孕育出罕見的生物多樣性,從視覺震撼升華為對自然規律的深度認知,讓“極致”風貌有了科學注腳。
極致共鳴:新疆文化的血脈和弦
帕米爾高原的晨光里,塔吉克族的鷹舞與雪山同頻,用勇氣對抗海拔4000米的稀薄空氣。
哈薩克族的轉場,是寫在大地上的散文詩。在“富饒的大地……”歌聲里,氈繡的藍與白在風雪中晃動,飽含著牧民對草原深深的愛。
綠洲之上,維吾爾族將生活智慧升華成麥西熱甫。那些靈光乍現的即興舞步,遠勝刻意排練的矯揉——這從不是表演,而是生活本真的模樣。
阿爾泰山林間,蒙古族圖瓦人的蘇爾吹響遼遠曲調。草莖樂器里,藏著泰加林的呼吸、巖畫中遠古獵人的低語,更藏著這片土地文化的密碼。
從雪嶺鷹舞到綠洲歡歌,流淌成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血脈基因:是柯爾克孜族馴鷹人放歸金雕的不舍,是維吾爾族羅布人塔里木河畔烤魚的炊煙,更是各民族共舞時裙擺揚起的同一片風。這些故事清晰地勾勒出新疆56個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格局,讓歷史的厚重在真實敘事中落地生根。
極致解碼:新疆秘境的深度探尋
極致新疆的極致表達,更在于其背后有深度挖掘的內容作為堅實支撐。
從艾丁湖的海拔之最到博斯騰湖的生態數據,從絲路遺跡的歷史跨度到工程奇跡的技術參數……節目組巧妙以精準數據構建“三維坐標系”,讓抽象的“極致”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影像力量,詮釋著“中國式現代化”在新疆的生動實踐。
從遠古巖畫中狩獵場景的刻畫,到昆侖文化、玉文化的傳承;從“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上出現的“中國”二字,到古絲綢之路20多種語言、10多種文字共存的文明盛況。在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節目全方位呈現了新疆歷史的厚重與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
它的色彩,是自然的饋贈。它的人文,是時光的注腳。它的價值,遠不止于視覺盛宴。這片大地的極致,從不是“遙遠”的代名詞。它體現在自然奇觀上,更詮釋在生命的堅韌、文明的厚重與發展的脈動之中。
紀錄片以“極致”為切口,完成了對新疆自然、歷史與人文的全面解讀,為觀眾勾勒出一個真實而澎湃的新疆。鎖定CCTV-98月15日-8月20日每晚20:00檔紀錄片《極致新疆》,敬請收看!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