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滾動資訊
百年影像+親歷口述:這套文史叢書喚醒 宜昌九碼頭記憶
近日,一部承載著宜昌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力作——《九碼頭》文史叢書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為宜昌市的文史研究領域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九碼頭,作為宜昌城重要的標志性文化符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與發展歷程,是宜昌人的城市名片和記憶鄉愁。然而,長期以來,關于九碼頭全面、系統的文史研究相對匱乏。2023年,伍家崗區政協與區委宣傳部提出編撰出版《九碼頭》文史叢書的構想,旨在系統梳理和傳承九碼頭的文化脈絡。三峽大學民族學院、宜昌市文化名家張永久、宜昌市文聯副主席李揚、宜昌市作協副主席馮漢斌、宜昌市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趙志滿等一批專家承接了這一重要編撰任務。十余名撰寫組成員懷揣著對宜昌文化的熱愛與敬畏踏上了艱辛的編撰之旅。
兩年多來,撰寫組成員全身心投入到查閱資料、采訪以及撰寫等工作中。他們穿梭于宜昌的各大圖書館、檔案館、街道(社區),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探尋九碼頭的歷史蹤跡;他們深入街頭巷尾,走訪九碼頭的老人和相關知情者,通過面對面的采訪,收集了許多珍貴的口述歷史,聆聽了那些關于九碼頭的口口相傳的故事,挖掘出深埋于民間的往事與記憶。他們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對海量的素材進行甄別、篩選與整理,力求還原九碼頭最真實的歷史風貌。
經過不懈努力,《九碼頭》文史叢書終于呈現在讀者面前。該書共分為“歷史卷”“社會卷”和“文藝卷”三卷。這三卷從不同視角全方位地展現了九碼頭的風貌與發展。“歷史卷”猶如一部厚重的史書,詳細記載了九碼頭從興起到發展的歷史脈絡,讓讀者清晰地看到它在不同歷史時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社會卷”聚焦于九碼頭社會生活百態,涵蓋了經濟、商貿、交通、科教文衛、工業等多個方面,讓讀者可以看到昔日九碼頭的社會生活全景圖;“文藝卷”以獨特的文化視角、優美的文學語言、精湛的美術(書法)藝術,通過詩歌、散文、詩詞、民間文學、音樂戲劇電影、影像、文藝史料、美術(書法)作品等多種文藝形式,描繪了九碼頭在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獨特魅力,讓讀者有機會感受這片土地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九碼頭》文史叢書的出版,在宜昌市的文史研究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它填補了長期以來關于九碼頭系統性研究的空白,為研究宜昌地方文化提供了豐富而詳實的資料。它不僅為學者們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也為廣大市民了解宜昌的歷史文化打開了一扇新窗口。通過閱讀這套叢書,人們可以更加深入地認識九碼頭,感受宜昌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增強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九碼頭》文史叢書的問世,是宜昌文化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成果。它承載著宜昌人民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堅守,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它將不斷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魅力,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紐帶,讓更多人了解九碼頭、關注九碼頭,使這份獨特的文化瑰寶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持續為宜昌的城市文化發展增添動力,讓九碼頭的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繼續流傳下去,為宜昌的文化繁榮做出更大貢獻。(左秋生 李華 杜平)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