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時政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丨乘“數”而上 智啟未來——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我國“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 題:乘“數”而上 智啟未來——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我國“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
新華社記者王悅陽、高亢、古一平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
夯實底座:數字基礎設施實現長足發展
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前提,也為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在規模、技術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總數與2020年相比增長5倍達到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增長了34倍達2.26億戶,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釋放數據價值,規模化流通是關鍵。“實現規模化流通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主體之間建立共識,形成統一的標準和技術架構。”國家數據局副局長夏冰說,“十四五”期間,三部門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制定數據基礎設施參考架構,明確“三統一”的互聯互通要求,提出了匿名化處理等9項重點技術規范。
國家數據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建成包含北上廣深杭等25個城市在內的城市節點,布局16個省(區、市)的數據基礎設施架構,并在7月底全面完成互聯互通。預計到今年底,節點城市規模將擴大到50個左右,覆蓋80%的省(區、市),為數據規模化跨域流通奠定設施基礎。
“十四五”期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接入包括數據交易所、數據開發商供數、治數、用數等各類主體超過2000家,吸納產學研1200余家單位積極參與,支撐政務治理、金融風控等上百個場景應用,上架了近萬個數據產品,形成了以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安全支撐為重點的良好產業發展態勢。
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將顯著提升數字經濟的運行效率和創新能力,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加速。“‘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劉烈宏說。
賦能場景:千行百業乘“數”而上
有的企業利用數據賦能智慧施肥,綜合提升產量5.5%;有的企業依托海量測井數據開發出行業大模型,鉆井決策效率提升15倍;有的企業利用公路貨運行業數據實現司機與貨主分鐘級車貨匹配,提升單車運行效率30%以上……當前,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程度顯著加深,數據要素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據劉烈宏介紹,數字產業化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國軟件收入規模較2020年增長80%,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超70%;產業數字化方面,智能化轉變、數字化改造加速推進,建成萬余家智能工廠,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成為消費的新潮流。
“‘十四五’時期,無論是全社會對數據資源重要性的認識,還是數據資源管理制度建設以及開發利用的成效和水平,都達到全新高度。”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說,我國數據規模持續擴大,數據資源供給更加開放,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當前,我國網民數量達到11.2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9.7%,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數字服務正惠及更多百姓。
陳榮輝表示,“十四五”時期,數智技術的加速應用讓公共服務更加普惠便捷,數字生活更加美好智能,社會治理更加精準高效。國家數據局將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形成更多數字社會建設成果。
強化保障:加快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
我國是第一個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國家,建立大市場離不開一體化數據市場支撐。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培育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的決策部署,為數據市場建設按下了加速鍵。近年來我國數據市場制度規則更加明晰,數據供給更加充分,市場生態更加豐富,市場設施更加堅實。
發布會上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主要數據交易機構新上架數據產品達到3328個,同比增長70%。其中,人工智能領域的數據供給表現尤為亮眼,今年上半年,上架的高質量數據集產品同比增長2.8倍。
“我們大力推動高質量數據的供給,出臺高質量數據集建設相關文件,多部門聯合推動相關工作。”劉烈宏說,國家數據局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質量數據集累計交易額近40億元,數據交易機構掛牌的高質量數據集總規模達到了246PB。
此外,“數據要素×”行動帶動更多主體投入到數據市場建設中。據統計,中央企業新成立數字科技類公司近500家,僅今年二季度,主要數據交易機構新增供需主體達到2600多家。
“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是一項從無到有、逐漸深入的工作,任重道遠。”沈竹林說,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堅持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銳意改革創新,加快培育壯大數據市場,為促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