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聚焦
新華時評|聚焦民生痛點 解決急難愁盼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 題:聚焦民生痛點 解決急難愁盼
新華社記者劉陽、魏玉坤
距離“十四五”規劃收官還有幾個月時間。要抓的工作千頭萬緒,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是重點之一。群眾滿意了,“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民心尺”也就把穩了。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7項民生指標,在20項主要指標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十四五”期間,我國推出一批有力度有溫度、可感可及的政策措施回應民生之盼: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在300多個地級市和人口大縣建設了托育綜合服務中心……
同時也要看到,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民生工作還存在短板和薄弱環節,群眾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還有不少亟待解決的急難愁盼。打好“十四五”收官戰,各地各部門應該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切實將好政策落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須把“人民至上”理念轉化為務實行動。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拓展居民收入增長渠道……“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的這些民生目標,既是當前決勝收官的“考點”,也是“十五五”時期深耕細作的重點。各地各部門要繼續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要在求實求效上下更大功夫,堅決防止不負責、不作為,堅決反對不擔當、亂作為。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要把問題導向貫穿始終。“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這些既是群眾呼聲,也是難啃的“硬骨頭”。臨近收官,必須從問題導向入手,站穩人民立場,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要注重從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托幼養老等群眾關切中,找準找實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要同題共答、形成合力。老百姓的事多是家長里短,多是柴米油鹽,訴求涉及方方面面。做好民生工作,貴在 “勿以善小而不為”,難在“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各方要緊盯“小切口”,堅持“缺什么、補什么”,該馬上辦的事不拖,該持續攻堅的事不躲,以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行動,協力把“問題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
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以實績實效解民憂、惠民生、暖民心,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我們定能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