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休閑>資訊
西嶺雪山:
智慧氣象助游客“知天而游”西嶺雪山景區滑草場風光。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西嶺雪山,霞光穿透云海,浸染山尖,整座雪山漸漸蘇醒。山頂的日月坪上,徒步愛好者穿越漫漫林海;山腰的映雪湖畔,成片的格桑花吸引游客駐足觀賞;山腳小溪旁,融化的雪水汩汩流淌,成為漂流、納涼的好去處。
西嶺雪山得名于詩人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名句,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四川省大邑縣,最高峰大雪塘海拔5364米,終年積雪不化。
暑期,西嶺雪山景區迎來避暑納涼的旅游旺季。乘坐纜車來到海拔2000多米的映雪廣場,清涼撲面而來。眼前是廣袤無際的茵茵綠草,許多游客乘著滑草板飛馳而下,整片草地回蕩著歡聲笑語。來自四川省彭州市的游客李雪梅正帶著孩子體驗滑草項目,“冬天的時候帶孩子來這邊玩過雪,風景和基礎設施都很好。最近天氣炎熱,就想著自駕來這里避暑”。
“明天能看到雪山嗎?”“日出最佳觀賞點在哪里?”打開社交平臺搜索“西嶺雪山”,類似的游客咨詢每天都在出現。東看朝霞,西望雪山,獨特的氣象景觀是西嶺雪山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流量密碼”,也成了游客爭相打卡“出片”的絕佳背景。
如何幫助游客精準捕捉雪山美景的最佳觀賞時段?精細化氣象服務是關鍵。據大邑縣氣象局局長高健介紹,當地氣象部門正積極將氣象服務深度融入旅游體驗,為游客提供滑雪、觀雪山、觀云海等旅游氣象服務指數預報,以及覆蓋周末、節假日的專題天氣預報服務。“精準的氣象信息不僅為游客規劃行程、捕捉美景提供科學依據,更有效提升了旅游體驗滿意度,直接拉動了景區人氣與消費,實現氣象服務與旅游經濟的‘雙贏’。”高健說。
自去年開始,西嶺雪山景區開放夜間滑雪時段,有效拉動周邊夜間消費,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近年來,景區持續舉辦南國國際冰雪節、各級冰雪賽事,打造熊貓雪世界樂園、西南規模滑雪地形公園等特色項目。
依托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稟賦,西嶺雪山連續三年入選全國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線路,成為南方地區發展冰雪旅游的標桿。2024年雪季,西嶺雪山景區游客量同比增長285%,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過夜游客人均停留時長增至2.8天,實現客流量和旅游收入雙增長。
近年來,景區聯合當地氣象部門,深挖山地氣候資源,圍繞“春賞花、夏避暑、秋觀彩葉、冬玩雪”布局全季旅游,將氣候資源轉化為旅游新場景,推出全季旅游氣象指數和氣象薦游線路,為游客提供導覽服務。冬季滑雪場被改造為夏季滑草場,草坪一旁有彩虹滑梯和環湖步道。“西嶺雪山的雪季一般從12月持續至來年3月,過去一到夏天,景區大部分處于閑置狀態,現在我們通過‘冬滑雪、夏滑草’的模式,形成全季旅游格局。”成都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嶺雪山運營分公司經營項目管理中心拓展主管杜文介紹。
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游”,借助精準智慧的氣象服務,西嶺雪山正將自然資源轉化為四季不息的旅游活力,讓瞬息萬變的雪山美景變得可期可遇。(牟書瑤文/圖)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