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聶耳的赤子之心

2025年08月13日 09:18  |  作者:王劍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932年1月28日,淞滬抗戰爆發,剛過20歲生日的聶耳下決心要“譜出能驚醒國魂的戰歌”,喚醒危難中的民眾。

聶耳深入工廠、碼頭,與工人、市民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疾苦。1933年,聶耳有感而發,創作了歌曲《開礦歌》:“我們在流血汗,人家在兜風涼;我們終年看不到太陽,人家還嫌水銀燈不夠亮……”這是聶耳第一首表現工人階級斗爭意識的電影歌曲,開創了20世紀30年代革命歌曲的先聲。

有一次,聶耳在黃浦江的碼頭旁,聽到碼頭工人的勞動號子。他在日記中寫道:“群眾的吼聲震蕩著我的心靈,它是苦力們的呻吟、怒吼!我預備以此動機作一曲。”不久,聶耳含淚寫下歌曲《碼頭工人》:“從朝搬到夜,從夜搬到朝,眼睛都迷糊了,骨頭架子都要散了……”歌曲中,勞動號子多次回環出現,形象地描寫了碼頭工人沉重不堪的勞動場景,并發出激動人心的號召:“兄弟們,一輩子這樣下去嗎?不!團結起來!向著活的路上走!”

就這樣,聶耳的創作“一個比一個尖銳,一個比一個有力”。《大路歌》用勞動號子的曲調和節奏,唱出了工人階級的堅韌與力量;《畢業歌》向所有的青年發出了時代的召喚,既是知識分子抗日救亡的戰書,也是廣大學子的青春戰歌;《賣報歌》則以簡潔明快的旋律,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鐵蹄下的歌女》,深切地刻畫出底層社會藝人的悲慘生活……

1935年,田漢剛為電影《風云兒女》寫好歌詞,就不幸被捕。聶耳說:“作曲就交給我吧!”他在自述中寫道:“我寫這首曲子的時候,感情很激動,創作的沖動就像潮水一樣從思緒里涌出來,簡直來不及寫,一氣呵成,兩夜工夫就寫好了。”《義勇軍進行曲》迅速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正如郭沫若所言:“聞其聲者,莫不油然而興愛國之思,莊嚴而宏志士之氣!”(王劍)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亚洲色国内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成年在线影院 | 亚洲成年男人的天堂网 |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久r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