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重慶市政協:
具身智能加速產業變革本報訊 “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工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在近日舉行的重慶市政協“智匯經濟圈”履職協商會上,重慶市工業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碚區政協常委覃明善侃侃而談。
當前,“人工智能﹢機器人”融合應用已成為全球工業變革核心驅動力。覃明善建議,強化技術創新,加大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投入,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利用具身認知技術提升工業機器人在高危、柔性生產場景中的感知決策能力,加強多模態感知技術應用,滿足復雜工業需求。
市經濟信息委、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現場回應表示,將建好具身智能開源社區,積極培育具身操作系統,支持企業快速投放單任務產品,加快微型電機等零部件研發。聚焦AI大模型、具身智能機器人等重點領域,突出應用導向,強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構建“數據—模型—系統—應用”全鏈條創新體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近年來,為加快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重慶市在產業集群規劃、政策措施等方面均著手布局機器人產業,連續出臺《重慶市AI及服務機器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重慶市“機器人﹢”應用行動計劃(2024—2027年)》《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引導機器人產業的創新實踐。
華數機器人實現國產具身智能機器人“批量上崗”、七騰機器人在化工巡檢領域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90%、原力靈機榮獲全球頂尖賽事兩大賽道金牌……當前,重慶具身智能機器人在汽摩、高端裝備制造、智慧醫療及養老、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和突出表現廣受關注。今年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期間,委員們紛紛圍繞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許林委員建議,加快布局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通過疊加重慶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優勢,以融合創新方式,聯動智能汽車、具身智能機器人兩大智能產業技術進步和共同發展。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并舉,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研產用深度融合,圍繞龍頭企業構建科技生態、大力培養和引進人才、梯度發展相關產業鏈,推動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共生共融。
楊志春委員建議,進一步強化技術攻關,加大對具身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推動建立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聯盟;加強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研發平臺、測試驗證平臺等創新載體的建設水平;建立具身智能機器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委員們還呼吁,優化和完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推動產業健康發展。支持具身智能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參加國內外知名展會,提升品牌影響力。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制造、服務、醫療、教育等領域廣泛應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凌云)
編輯:彭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