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委員履職故事
戴天宇:點亮星河,溫暖少年
戴天宇在活動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戴天宇
江蘇省太倉市政協委員、太倉市星空社工事務所總干事。
走進戴天宇的辦公室,簡單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幾幅青少年繪畫作品、幾件孩子們的非遺手作和堆疊著的工作檔案。墻上的備忘板上釘著每個月的活動安排,勾勒出這位政協委員的工作圖譜。
成長路上的“溫暖星河”
“我上學的時候,滿腦子只知道去提高分數,對于考完之后要做什么很迷茫。步入社會后,我發現這種迷茫在青少年群體中普遍存在。”戴天宇回憶,“這也是我從事這項工作的初心,希望在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幫助他們。”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戴天宇認為,“很多家長是第一次當父母,在遇到問題時會習慣性地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忽略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即使家長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礙于面子,認為不需要放下姿態和孩子道歉,這樣就會將孩子的心推遠了。”
戴天宇之前組織過一個中學生家庭教育沙龍活動,家長們普遍表示,由于孩子沉迷電子設備,家里經常為此爭吵,嚴重影響了親子關系。戴天宇當時就問了家長們3個問題:“你們下班回家之后的娛樂方式是什么?你們知道孩子在用電子設備具體做什么嗎?你們有沒有通過電子設備和孩子互動?”
這3個問題一提出,家長們才開始反思自己的處理方式。大部分家長看到孩子拿起手機,就覺得孩子在打游戲,而且認為打游戲百害而無一利。有位家長回想起,兒子起初邀請自己一起打游戲,但自己不但拒絕還呵斥了他,正是從那之后自己和兒子經常發生爭吵。
有了反思才會真正改變。戴天宇在沙龍活動中引導家長復盤自己的親子互動模式,客觀分析使用電子設備的利弊和對孩子的影響,探討合理的電子設備管理方法。當家長們放下身段換位思考,把溝通渠道打開,親子關系也得到了實質性的改善。
特別的關愛給“特別的你”
對于特殊兒童群體,戴天宇有著更為深厚的情感與責任。“社會融入,是我們為特殊兒童打開的一扇窗。”
2023年10月,戴天宇組建了一支由10名兒童組成的樂器小組,其中包括4名困難兒童和幾名零基礎的新市民子女,年齡最大的上初一,最小的剛讀四年級。他們將非洲鼓、架子鼓和電子琴等樂器融合演奏。排練初期,患有智力障礙的小劉(化名)既無法掌握音樂節奏,又經常在排練中途起身離開教室,還時常做出干擾教學的行為。盡管戴天宇在小組活動伊始就向全體成員說明了小組的特殊性,但一味地包容反而讓小劉誤以為自己的行為不受約束,從而引發了部分同學的不滿。
戴天宇運用社工技巧,用小劉能夠理解的方式引導他認識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同時指導其他同學以平等的姿態與小劉相處。經過4個月的訓練和陪伴,小劉的課堂表現顯著改善,在課堂上比以前坐得住了,與同學的互動也明顯增多。在老師和同學的協助下,小劉逐漸掌握了節奏,能夠跟隨節拍參與演奏。
2024年2月,這支特殊的樂隊在太倉市少兒春晚舞臺正式亮相。在一下午的走臺彩排過程中,小劉沒有焦慮沒有亂跑,跟著大家一起耐心地在后臺做準備,并且上臺時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孩子們謝幕時,眼睛比舞臺上的燈光還要亮。”戴天宇的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從“紙上”到“心田”的民生溫度
戴天宇的目光,常常投向更需要關懷的特殊群體。
特殊兒童群體往往存在認知與社交障礙,需要家長24小時陪護,直接造成家庭勞動力缺失,繼而引發家庭經濟困境。戴天宇在調研中發現:“我們接觸過一戶典型家庭,母親專職照料孩子,父親長期在外務工,久而久之夫妻共同話題銳減,矛盾頻發。正是這些現實問題促使我思考,我們該為困境兒童的家庭做點什么?”
戴天宇深入調研、尋計問策,先后走訪太倉市多個社區的困境兒童家庭,在深度訪談中切實掌握了孩子們的生活狀況及對未來發展的憂慮。基于這些一手調研數據,他最終形成提案《關于促進太倉市困境兒童精準幫扶服務的建議》。目前,該提案已進入初步規劃階段,后續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中。
談及履職感受,戴天宇眼中滿是堅定與自豪。他說,能夠被群眾信任,內心非常充實:“往后我會繼續發揮專長,積極傾聽群眾心聲,反映群眾訴求,為群眾的幸福生活全力以赴。”(通訊員 游洋 沈雯 本報記者 江迪)
編輯:彭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