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地方政協 正商量 提案摘編

首頁>協商議政>委員履職故事

提燈逆行生命暗巷

——記全國政協委員杜麗群

2025年08月13日 08:07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杜麗群委員(7939828)-20250813080250

杜麗群(中)在廣西南寧市第二婦幼保健院調研自閉癥診療情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杜麗群

第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艾滋病科護士長。獲白求恩獎章、南丁格爾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

她是艾滋病患者眼中的“鄰家大姐”,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護者”,是罕見病群體的“發聲人”,是孤獨癥兒童的“希望之光”。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者的擔當,書寫了一名政協委員的履職篇章。她就是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艾滋病科護士長杜麗群。

防艾路上的“逆行者”

杜麗群的從醫之路始于1984年。那年,剛從南寧地區衛生學校畢業的她,被分配到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從踏入醫院的那一刻起,她便立志要用所學為患者解除病痛。在結核科、腫瘤科、肝科等科室的輪轉工作中,杜麗群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她對待每一位患者都如同親人一般,耐心細致地照顧他們的身體和情緒,贏得了患者們的一致贊譽。

2002年,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籌備開設艾滋病科。當時,艾滋病被視為“超級瘟疫”,因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等體液具有傳染性,護士在做靜脈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或處理醫療廢棄物時,一旦被針頭、銳器刺破皮膚,就可能接觸病毒。若處理感染性物質時防護不當,如未規范佩戴手套等,也會有感染風險。這種職業暴露風險,讓許多護士對艾滋病護理工作望而卻步。然而,杜麗群卻主動報名參加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培訓,并前往區外艾滋病專科醫院進修學習。在杜麗群看來,“艾滋病患者這個特殊群體,在遭受病痛折磨的同時,還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心理負擔,他們更需要醫護人員的關愛與幫助。”

“從初期接觸艾滋病護理工作的恐懼,到看到病人的痛苦,再到選擇全身心投入到這份事業中,我無怨無悔,我不想讓更多的人承受痛苦。”學成歸來的杜麗群,一頭扎進了艾滋病科的籌備工作中。她率先著手病區的區域劃分,依據不同護理需求與感染風險,科學規劃出病房、治療室、護士站等功能區域,讓患者就醫與醫護工作開展都能高效有序。在物品籌備上,她精心挑選設備與用品,從高精度檢測儀到防針刺傷注射器,為科室運轉筑牢基礎。培訓時,她主持學習會,分享前沿理念與規范操作,還邀請專家講座,拓寬團隊視野。計劃制定時,她結合實際擬定短、長期規劃,明確科室發展方向。編制手冊時,她參考大量資料,制定涵蓋護理流程、消毒隔離等詳細內容的制度規范,讓護理工作有章可循。在她的帶動下,同事們紛紛打消顧慮,投身艾滋病護理工作。

2005年6月,廣西首個艾滋病護理團隊在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正式成立,杜麗群擔任護士長。

在艾滋病科的工作,遠比想象中艱難。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復雜多樣,常常伴有各種并發癥。杜麗群至今還記得,剛到艾滋病科時遇到一位重癥患者,全身長滿水皰,最大的皰疹直徑達十幾厘米,稍有觸碰便會破裂、滲液、潰爛,皮膚粘在床單上,散發出陣陣惡臭。面對這樣的患者,年輕護士們都嚇得不敢靠近。杜麗群毫不猶豫地穿上防護服,親自為患者進行護理。她小心翼翼地為患者清理創面、更換床單,每次護理都要花費很長時間。有時,被氣味熏得實在受不了,她就到病房外透透氣,緩過來后又回去繼續工作。在她十幾天的精心護理下,患者的水皰逐漸吸收,病情得到了控制。

除了身體上的護理,杜麗群更關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狀態。艾滋病患者大多遭受過親友的“拋棄”,心理壓力極大,不少人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一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得知自己患上艾滋病后,多次試圖自殺。杜麗群發現后,每天都會到患者床邊陪她聊天,耐心地開導她,鼓勵她積極面對生活。在杜麗群的關懷下,患者逐漸打開了心扉,放棄了輕生的念頭,積極配合治療。

為了讓艾滋病患者感受到社會的關愛,杜麗群定期組織艾滋病患者及家屬開展紅絲帶“歡樂假期”活動。在活動中,醫護人員和艾滋病患者及家屬一起打球、唱歌、聚餐,同時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和國家關愛政策。這些活動讓艾滋病患者和家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不少患者出院后,還主動加入到防治艾滋病的志愿隊伍中。

在杜麗群的帶領下,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艾滋病科的護理團隊不斷發展壯大,從最初的8人發展到現在的60多人,她們累計護理艾滋病住院病人逾1萬人次,為數千人提供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數百例HIV陽性孕產婦接受母嬰阻斷治療,隨訪18月齡嬰兒HIV抗體檢測均為陰性,HIV感染率為零。杜麗群和她的團隊也成了艾滋病患者心中的“守護天使”。

政協舞臺的“發聲者”

2023年,杜麗群的名字再次出現在全國政協委員的名單上。連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令她倍感責任在肩。從熟悉的臨床一線到更廣闊的履職平臺,那份對民生福祉的牽掛與擔當,也隨之延伸到了更深遠的層面。

“大夫,這藥太貴了,我想隔一天吃一次……”老人攥著皺巴巴的藥費單,指腹把“3800元/盒”的字樣磨得起毛。這是2019年杜麗群查房時發生的一幕,肺癌患者張阿姨把藥盒里的藥片數了又數。那一刻,消毒水的氣味仿佛摻進了苦澀。

杜麗群轉身走進藥房,在堆積如山的進貨臺賬里翻找線索,發現同一廠家的抗生素,通過不同流通渠道價差竟高達40%。她與藥劑科同事核對時,又注意到部分藥品僅換個包裝就標出“新藥價”,實際成分毫無變化。這些發現像針一樣扎在她心上。當她核實一批降糖藥的流通成本,聽到批發商說“中間環節加5個點很正常”時,不禁眉頭緊皺。

回到醫院后,杜麗群拉著20多位患者開座談會,記錄下厚厚一沓“吃不起藥”的故事:有人為湊錢停了孩子的奶粉,有人把進口藥換成療效減半的仿制藥,還有人悄悄把病歷藏進床底……不是怕人看見病情,是怕人瞧見那串觸目驚心的藥價。

“不能讓藥價變成壓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杜麗群在調研筆記的扉頁寫下這句話。37頁的手寫調研筆記中,不僅記著藥價漲幅曲線,還粘著患者們撕下來的藥盒標簽,每個標簽都有她用紅筆標注的家庭故事。基于扎實調研,杜麗群鄭重提交《關于遏制藥品價格上漲的提案》,提出加強對藥品從生產到銷售全鏈條監管,鼓勵藥企通過技術創新、優化生產流程等降低成本等一系列建議。提案得到國家相關部門重視,隨著一系列政策舉措的相繼出臺,實實在在減輕了患者用藥負擔。

罕見病,這類發病率極低卻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因鮮為人知,長期隱匿在大眾視野之外。在日常醫療工作中,杜麗群接觸到不少罕見病患者。

2022年全國兩會前夕,杜麗群一頭扎進資料堆,查閱國內外大量罕見病研究文獻,了解全球罕見病診療現狀與趨勢。同時,她穿梭于各大醫院的罕見病專科門診,與專家、醫生深入交流,收集臨床診療難題與患者數據。此外,她還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與眾多罕見病患者及家屬建立聯系,傾聽他們的故事與訴求。在整理資料時,杜麗群看到一個數據:我國現有各類罕見病患者達2000多萬人,每年新增患者超20萬人,可全世界上市的罕見病治療藥物僅有800多種,95%以上的罕見病無藥可用,這讓她心急如焚。于是,杜麗群寫下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罕見病醫療保障力度的提案》。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杜麗群依然沒有停下為罕見病群體發聲的腳步。她發現,即便部分患者有了藥,可康復治療卻困難重重。為此,她提交了《關于罕見病康復資源擴容的提案》。相關部門積極回應,逐步完善罕見病醫保目錄,加大科研立項支持,部分地區已開始籌備建設罕見病康復中心。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杜麗群又將目光投向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提交了《關于守護好心理健康為青少年茁壯成長保駕護航的提案》。在學校,她組織進行了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半數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困擾等心理問題。與老師交流后,杜麗群得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薄弱,難以滿足學生需求。在心理咨詢機構和醫院,她看到前來咨詢、就診的青少年排起的長隊。該提案獲得了教育部重視,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落地。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杜麗群關注到孤獨癥兒童群體。在康復機構,她看到專業康復師的數量有限,無法給予每個孩子充分指導;家長們滿臉疲憊,為孩子未來憂心忡忡。特殊教育學校里,教學資源匱乏,難以滿足孤獨癥兒童個性化教育需求;醫療機構中,孤獨癥診斷標準不統一、診療技術有限等問題突出。基于這些調研成果,杜麗群呼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孤獨癥兒童從診斷、治療到康復的全程支持服務體系,讓“星星的孩子”也能在溫暖關愛下,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公益事業的“踐行者”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杜麗群不僅將公益之心融入提案建議,還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人參與公益事業。

自2005年起,杜麗群陸續受邀前往廣西紅十字會、南寧市紅十字會等單位,為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員舉辦家庭護理及依從性教育講座。在講座現場,她細致入微地講解居家護理要點,從日常用藥的規范流程,到如何觀察病情變化,再到家庭消毒的正確方法,事無巨細。

身為“南寧市紅十字會杜麗群志愿服務隊”的領頭人,杜麗群經常帶領隊員奔赴敬老院,為老人們帶去溫暖與關懷。她陪老人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忙檢查身體,給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耐心講解用藥注意事項。到了社區,義診宣傳活動在杜麗群的組織下開展得如火如荼,她和隊員們免費為居民量血壓、測血糖,發放健康知識手冊,針對常見疾病的預防、治療進行科普答疑,將健康理念深深植入居民心中。

在防艾抗艾公益宣傳領域,杜麗群更是不遺余力。她的身影穿梭于廣西的邊遠地區,通過舉辦講座、開展義診、媒體訪談、開通微博、組織艾滋病患者戶外聯誼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竭力擴大防艾抗艾知識的傳播范圍。每一場講座,她都精心準備,結合自身豐富的臨床經驗,用一個個真實的病例,闡述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方法,呼吁大家消除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此外,她還借助新媒體平臺,在微博上以“@麗群-與艾同行”之名,定期舉行在線微訪談,傳遞防艾抗艾的正能量。經她之手,防艾抗艾公益宣傳活動成效顯著,直接或間接讓10萬余名群眾從中受益。

未來如杜麗群所說:“我必將加倍努力,持續聚焦醫療衛生民生領域,通過政協提案履職建言,用心用情寫好委員作業。”(記者 陳晶)

編輯:彭子鈺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一美不卡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网另类 | 中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熟女一区二区不卡 | 最新先锋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